这是我这个月收到的第七封退稿信。
屏幕上,陈编辑的留言加粗标红:“要创新!要热点!”
我看着那几个字,胃里和钱包一样空荡荡。
创新?
我现在最想创的是小区门口包子铺的新品,只要它别超过三块钱。
手机嗡嗡震动,房东发来最后通牒。
“小林,再不交房租,我就换锁了。”
“宽限两天,就两天!”
我几乎是跪着发完这条信息。
1
饿得发昏,我决定下楼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在哪个垃圾桶旁边捡到尚有余温的盒饭。
一股甜腻的烘烤香气,像钩子一样勾住了我的鼻子。
我循着香味,走进了社区最深处的老巷。
巷子尽头,一盏昏黄的灯泡下,“七叔月饼铺”的招牌摇摇欲坠。
我站在门口,口水不争气地往下流。
七叔抬头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从烤盘里拿起一个卖相最普通的莲蓉月饼递给我。
“吃吧,孩子,看你饿的。”
我接过月饼,三两口就吞了下去。
温热的莲蓉滑过喉咙,胃里终于有了点东西。
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对着门口那轮残月,发自肺腑地哀嚎:
“神啊,月饼神啊!求求你让我过稿吧!或者让七叔的铺子别被拆!再不行,让我天天有饭吃也行啊!”
七叔被我逗笑了,摇摇头,继续揉着面团。
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绝望的玩笑。
第二天,我被一阵急促的邮件提示音吵醒。
是陈编辑。
我的心沉到了谷底,又是新一轮的退稿通知吗?
我认命地点开,准备迎接审判,却在看清内容后,彻底愣住了。
邮件标题不是“退稿”,而是“紧急!速回!”
正文里只有一句话:“你是不是认识一个叫‘七叔’的月饼师傅?”
我心头猛地一跳,仿佛被电流穿过。
怎么可能?
我连忙回复:“是,在小区的老巷里,怎么了?”
几乎是信息发出的瞬间,陈编辑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他的声音透过听筒,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困惑,甚至是一丝敬畏。
“小林!我跟你说件邪门的事!”
“我昨晚加班审稿,审得头昏脑胀,突然就特别想吃那种最老式的、硬邦邦的五仁月饼。”
“你知道的,现在市面上全是流心、奶黄,根本找不到那种东西。”
“然后我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鬼使神差地就开着车在城里乱绕,导航都关了,就凭着感觉开。”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然后,我就开到了你们小区那条巷子,找到了那家‘七叔月饼铺’!”
我的呼吸停滞了。
“我买了个五仁,又买了个豆沙,坐在车里吃完了。”
“你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
“我那个拖稿一年,电话不接微信不回的王牌作者,居然在凌晨三点,主动把稿子交了!”
“十八万字!一字不差!”
“还给我发信息,说他卡了整整一年的瓶颈,突然就通了!灵感爆棚,一夜就写完了结尾!”
陈编辑的声音听起来像在梦呓:“小林,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
我握着手机,傻在床上,窗外的阳光照进来,都感觉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