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海风里的科学之光
闽南的八月,海风依旧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这片神秘的土地。我叫陈默,是省民俗研究学会的成员,同时也是一名对超自然现象抱有浓厚兴趣的心理学研究者。上一次,我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六桩离奇的命案,那些诡异的事件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我。然而,作为一名秉持科学精神的研究者,我深知,这世间所谓“诡异”,大多都能在科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内找到合理的解释。
这一次,我决定重返闽南,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心理学知识,去揭开那六桩命案背后真正的真相,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恐惧迷雾一一驱散。
第一章:洪砖厝里的哭丧声——声学与心理暗示的杰作
当我再次踏入洪砖厝这个小渔村,那座百年红砖老厝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厝主老洪见到我,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既有对我的再次到来的惊讶,又有对那神秘哭丧声的担忧。
“陈师傅,你真的相信这世上没有鬼吗?这哭丧声,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啊!”老洪皱着眉头说道。
我微笑着安慰他:“老洪,我知道这哭丧声让你和村民们都感到害怕,但我想,这背后或许有科学的解释。我们不妨先去现场看看。”
夜晚,我和老洪再次来到了红砖厝。我带来了专业的声学检测设备,准备对这神秘的哭丧声进行一番探究。当我们进入厝内,那股腐臭味依旧扑鼻而来,我不禁皱了皱鼻子。老洪紧张地跟在我身后,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半夜,那隐隐约约的哭声果然又响了起来。我迅速打开声学检测设备,开始记录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波形。通过设备的分析,我发现这哭声的频率大约在 300 - 500 赫兹之间,音色较为尖锐,带有一种空灵的回声效果。
“老洪,你回忆一下,这哭丧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一边记录数据,一边问道。
老洪想了想,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几年前,村里死了个人,从那以后,这哭丧声就时不时地出现了。”
我点了点头,心中有了一些推测。我决定对这口古井进行仔细检查。我打着手电筒,下到了古井里。井壁潮湿而光滑,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我在井底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形状不规则,表面有许多孔洞。
“老洪,你看看这些石头。”我喊道。
老洪下到井里,看了看这些石头,疑惑地问道:“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的吗?”
我解释道:“这些石头可能是空心的,或者是内部有特殊的结构。当夜晚的气流通过这些石头时,会产生共鸣效应,从而发出类似哭丧的声音。而且,这口古井比较深,周围环境比较安静,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回声,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哭丧声的效果。”
为了验证我的推测,我让老洪找来了一些材料,对古井进行了简单的封闭处理。经过处理后,那神秘的哭丧声果然再也没有出现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老洪和村民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这神秘的哭丧声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当他们听到类似的声音时,大脑会自动将其与哭丧声联系起来,从而加重了他们的恐惧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坚信这哭丧声是冤魂不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