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更新时间:2025-10-04 00:24:21

林墨没有说话,而是从口袋里取出兰墨,将墨锭的 “兰” 字对准门把手上最中间的花瓣凹槽。当墨锭与凹槽完全贴合时,门把手上突然亮起一道青光,第六片花瓣的旁边,竟缓缓浮现出第七片花瓣的虚影,虚影逐渐变得清晰,与其他花瓣融为一体。

“咔嗒” 一声,门把手弹开半寸,与正房开门时的声响一模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林墨缓缓推开书房门,一股浓郁的墨香夹杂着纸张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比西厢房的墨香更醇厚,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松节油味道 —— 这是民国时期画家常用的颜料稀释剂。

书房不大,靠墙的位置摆着一个巨大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大多封面已经泛黄,有的甚至因为潮湿而粘连在一起。书架正中央,放着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砚台,砚台边缘刻着缠枝莲纹,与铜铃上的花纹完全一致,这应该就是苏清鸢所说的 “砚台”。

而在书架的左侧,有一个半人高的暗格,暗格门虚掩着,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陈野刚要走过去,却被林墨一把拉住。

“别踩那里!” 林墨指着地面,手电筒的光柱照在书房的青砖地上,只见几块青砖的颜色比其他砖块略深,边缘还留有细微的缝隙,“这些青砖下面是空的,可能是陷阱,比如翻板或者毒针。”

陈野吓得立刻收回脚步,后背已经渗出冷汗:“你怎么知道?我刚才差点就踩上去了!”

“我奶奶以前给我讲过苏清鸢的故事,说她精通机关术,尤其是在自己的住处,会设置很多防盗和防贼的机关。” 林墨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些颜色较深的青砖,发现砖块上刻着极小的符号,有的是 “梅” 字,有的是 “兰” 字,还有的是 “竹” 字,“这些符号应该对应归魂七物中的信物,咱们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踩在正确的砖块上,才能走到书架那里。”

他从口袋里掏出之前找到的梅笺和玉归,将梅笺铺在刻有 “梅” 字的砖块上,玉归放在刻有 “归” 字的砖块上 —— 这是他刚才在观察时发现的,有一块青砖上刻着极小的 “归” 字,隐藏在书架的阴影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当梅笺和玉归都摆放好后,刻有 “梅” 字和 “归” 字的砖块突然亮起青光,与门把手上的青光连成一片,形成一条通往书架的光路。光路上的砖块,恰好都是颜色较浅、没有缝隙的,显然是安全的路径。

“走吧,沿着光路走,应该没问题。” 林墨率先踏上光路,脚下的青砖传来坚实的触感,没有任何松动。陈野紧随其后,相机镜头始终对准前方,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线索。

走到书架前,林墨拿起那个紫檀木砚台,砚台比他想象中要重,底部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小心地将砚台翻转过来,发现砚台底部有一个凹槽,形状与兰墨的轮廓完全一致。

“果然在这里。” 林墨将兰墨放入凹槽,轻轻一按,砚台发出 “咔嗒” 一声轻响,底部弹出一个小抽屉,抽屉里放着一张泛黄的纸,纸上用毛笔写着几行字,字体苍劲有力,与苏清鸢的娟秀字体截然不同,显然是男性的笔迹。

陈野凑过来,轻声念出纸上的内容:“清鸢吾爱,台儿庄战事吃紧,日军攻势猛烈,我方伤亡惨重。昨日收到你的信,得知你为我画了《归魂图》的初稿,甚慰。然战场凶险,我恐难如期归乡,若我战死,你不必等我,另寻良缘,安好度日。随信附上荷镜碎片一枚,此镜乃你我定情之物,见镜如见我…… 民国二十七年,李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