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专家说,这片荒坡虽然土壤贫瘠,但只要改良土壤、选对品种,种苹果肯定能行。王秀莲听了,更有信心了。

可改良土壤、买树苗都需要钱,家里的八百块存款根本不够。王秀莲咬了咬牙,把家里的老屋抵押给了信用社,贷了两千块钱。

赵秋月看着母亲签抵押协议,夜里偷偷哭了:“妈,要是咱们赔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王秀莲把女儿搂在怀里,拍着她的背:“秋月,你信妈。咱们只要把果园种好,以后不仅有住的地方,还能盖二层小楼,让你过上好日子!”

有了钱,王秀莲立刻开始行动。她雇了村里的寡妇和老头,每天给他们开五毛钱工资,让他们帮忙清理荒坡上的石头、改良土壤。乡亲们都愿意来帮忙 —— 五毛钱一天,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而且王秀莲管饭,顿顿都有咸菜和玉米饼。

周婶也来帮忙,一边清理石头一边说:“秀莲姐,你这主意真不错,既给咱们村的人找了活干,又能把荒坡利用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王秀莲笑着说:“都是为了过日子,大家互相帮衬嘛!”

土壤改良好后,王秀莲又去农科院买了红富士苹果树苗,带着大家一起栽种。她还按照专家的建议,在果园里套种了花生和大豆,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改良土壤。

赵秋月也很努力,每天跟着母亲一起去果园干活,还跟着王秀莲学识字、算账。王秀莲给她买了一本《果树种植技术》,让她每天晚上都看,遇到不懂的就记下来,等专家来的时候一起问。

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王秀莲心里很欣慰 —— 她知道,女儿以后一定会有出息。

第五章 二儿子翻车,求原谅被拒

1984 年,赵建业在镇上倒腾服装,赚了点小钱,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在城里娶了个媳妇,还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次回村都耀武扬威的。

他听说王秀莲把家产全给了赵秋月,还承包了荒坡种苹果,不屑地对村里人说:“穷山沟里能种出金子?我看我妈就是老糊涂了!等我以后开上大车,赚了大钱,她别来求我!”

可没过多久,赵建业就栽了跟头。他为了赚更多的钱,开始走私布料,结果被海关抓了个正着,不仅所有的布料都被没收了,还被罚了一大笔钱,媳妇也嫌他穷,跟他离了婚。

走投无路的赵建业,只能腆着脸回村,想让王秀莲帮他兜底。

那天,王秀莲正在果园里剪枝,看到赵建业灰头土脸地回来,头也不抬地问:“沈老板(赵建业在城里给自己起的外号)怎么回来了?不是嫌乡下丢脸吗?走错门了吧!”

赵建业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走到王秀莲面前,“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扇着自己的耳光:“妈,我错了!我不该跟你顶嘴,不该走私布料,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以后肯定好好干活,给你养老!”

王秀莲放下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