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了七年时间,从一个只会煮泡面的女孩,变成只为他一人的专属厨娘。她却亲耳听见他对别人说:“她?挺烦的,离了我还能找到更好的不成?” 当第七年的樱花再次盛开,她终于决定不再为他而开。这一次,会有另一个人珍视她所有被无视的珍贵。
初二那年的樱花季节,陈琛为我解围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这辈子逃不开这个名为陈琛的劫数。
那时的陈琛,是全校女生暗恋的对象,更是我心中最耀眼的存在。他不仅是年级第一,还是校篮球队队长,在球场上的身影总能引来阵阵尖叫。但最让我心动的,是他那份与生俱来的正义感。
记得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被校外混混勒索,是陈琛二话不说站出来保护对方,即使脸上挨了一拳也毫不退缩。那时的他眼神明亮,笑容温暖,会在下雨天把伞让给更需要的人,会耐心地给同学讲解难题,会在我数学不及格时悄悄把笔记塞进我的书包。
“他真的很温柔啊,”我曾对闺蜜信誓旦旦地细数他的优点,“成绩好却不骄傲,长得帅却不自恋,对每个人都那么好!”
七个春秋过去,我站在大学校园里,看着樱花又一次绽放,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心动。
“玲玲,又给陈琛带早餐啊?”室友小梦揉着惺忪睡眼,看我正在整理饭盒。
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熬了两个小时的鸡汤装入保温桶。这是陈琛最近熬夜准备竞赛后,我特地为他炖的。
七年来,我从一个连煮泡面都会糊锅的娇气包,变成了能做出各种营养餐点的小厨娘。所有人都知道,叶玲玲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给陈琛送早餐。
“你说你,长得这么漂亮,追你的人从教学楼排到校门口,怎么就吊死在陈琛这棵冰山树上了?”小梦第一百零一次问我。
我笑了笑,没回答。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答不上来。因为我记忆中的陈琛,已经不是现在的陈琛了。
------
我与陈琛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他长我两岁,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改变发生在初二那年,他的父母开始无休止的争吵。
那段时间,陈琛常常躲在我家的书房里写作业,眉头紧锁。我妈妈总会多准备一份晚餐,让他吃完再回去。“玲玲家真暖和,”有一次他轻声说,“比我那个冰冷的家好多了。”
他父母正式离婚那天,陈琛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了。我们坐在小区秋千上,他把头靠在我肩上,声音哽咽:“他们都说爱我,可是谁问过我想要什么?”我笨拙地拍着他的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从那以后,陈琛变得依赖我。他会每天等我一起上学,会在考试前一定要我给他加油,会在我生病时翘课去买药。那时候我觉得,虽然他的家庭破碎了,但至少我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和联结。
“玲玲,你会一直在我身边的,对吧?”他常常这样问,眼神里有一种我读不懂的迫切。我当然点头,心里甚至有一丝窃喜——他需要我。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赖慢慢变质了。
高中时,陈琛的父亲再婚,搬去了新家,留给陈琛一套空荡荡的房子和一张充实的银行卡。从那时起,陈琛开始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