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城中村的铁架床

凌晨四点半,城中村的出租屋还浸在墨色里,李建军却已经摸黑爬起来。铁架床吱呀响了一声,他赶紧按住床板——下铺还睡着同乡老周,昨天扛了一天水泥,此刻正打着震天响的呼噜。

他蹑手蹑脚地摸出叠在床头的工装裤,裤腿上沾着的水泥渍硬得像壳,是上周在工地搬砖时蹭的。就着手机屏幕的微光,他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头发乱得像草,眼角有几道干纹,下巴上的胡茬扎手,只有一双眼睛还算亮,透着点不服输的劲。

“建军,又起这么早?”老周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问。

“嗯,去早市占个好位置。”李建军压低声音,把磨破底的帆布鞋套在脚上,“你再睡会儿,早饭我给你带俩包子。”

老周“嗯”了一声,又沉沉睡去。李建军轻手轻脚地带上门,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隔壁小饭馆飘来的油烟味。他踩着坑洼的石板路往早市走,路过巷口的修车摊时,摊主老王正支起煤气灶煮面条,看见他就喊:“建军,今天还卖你的烤红薯?”

“是啊,王哥。”李建军笑着点头,“昨天进的红薯甜,今天多烤点。”

老王舀了勺面条汤,递给他:“先喝口热的,这天儿冷。”

李建军接过搪瓷缸,滚烫的汤滑进胃里,暖得他打了个哆嗦。他掏出五块钱递给老王,老王却摆手:“跟我客气啥,下次你红薯烤好了,给我留个焦皮的就行。”

李建军心里暖了暖,没再推辞。他知道,在这城中村,大家都是互相帮衬着过日子。

早市的摊位是临时的,李建军找了个靠近路口的角落,把铁皮桶做的烤炉支起来,又从三轮车里抱出一筐红薯。红薯是他昨天在郊区农场买的,个头不大,但甜度高,比批发市场的便宜三成。他把红薯一个个摆进烤炉,再往炉子里添几块木炭,橘红色的火苗很快窜起来,映得他脸上发烫。

六点多,早市渐渐热闹起来。上班的年轻人、买菜的大妈、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来来往往。李建军扯开嗓子喊:“烤红薯,刚出炉的烤红薯,甜得流油喽!”

第一个顾客是个送孩子上学的大妈,蹲下来翻了翻红薯:“小伙子,这红薯甜不甜?不甜我可不要。”

“大妈您放心,不甜不要钱!”李建军拿起一个烤得裂开缝的红薯,掰开给她看,“您看这糖心,保准甜。”

大妈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笑着说:“还真甜!给我再来两个,带回家给老伴儿吃。”

生意渐渐好起来,李建军忙得脚不沾地。烤炉里的红薯一批接一批地熟,空气中飘着甜甜的香气。到八点多早市快散场时,一筐红薯卖得只剩三个。他把剩下的红薯装进袋子,准备给老周和老王各带一个,自己留一个当早饭。

刚收拾好摊子,手机就响了。是老家打来的,他赶紧接起:“妈,啥事?”

“建军啊,你爸的药快没了,你看能不能再寄点钱回来?”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带着点小心翼翼。

李建军心里一紧:“知道了妈,我今天就去寄。爸的身体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药?”

“还那样,老毛病了,吃了药就好点。你在外面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