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她的筹码。
第二章 大理寺遇
次日午后,沈青雀换上一身素色锦裙,带着绿萼,坐上了前往大理寺的马车。
车窗外的街景缓缓后退,青石板路上的积雪还没化尽,偶尔能看到巡逻的禁军,甲胄上沾着雪粒,神色肃穆。沈青雀撩开车帘一角,看着远处巍峨的宫墙,心里清楚,她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要么揭开阴谋,护住家人;要么棋差一着,和原主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大理寺的门庭肃穆,黑色的匾额上“大理寺”三个金字,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守门的衙役见是女眷,本想拦着,可当沈青雀递上“镇国将军府嫡女沈青雀”的名帖时,衙役的神色变了变,犹豫片刻,还是转身进去通报了。
没等多久,一个身着青色官服的小吏走了出来,对着沈青雀拱手:“沈小姐,顾少卿请您入内。”
沈青雀跟着小吏穿过回廊,走进一间陈设简单的书房。房内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书架上摆满了卷宗,书案后坐着一个身着绯色官服的男子——他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容清俊,眉宇间却带着几分疏离,一双墨色的眸子像深潭,看人时带着审视,让人不由自主地紧张。
这便是顾晏辞。
“沈小姐。”顾晏辞的声音低沉,没有多余的寒暄,“听闻你要见我,有要事相商?”
沈青雀在他对面坐下,绿萼站在她身后,手心里全是汗。她深吸一口气,直接开门见山:“顾少卿,我知道三年前林文彦大人的冤案,您一直在查。”
顾晏辞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抬眸看向她,眼底多了几分探究:“沈小姐此话何意?林御史的案子,早已定论。”
“定论?”沈青雀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林大人弹劾淑妃兄长户部尚书柳成安贪墨三百万两赈灾银,证据确凿,却反被柳成安反咬一口,说他伪造证据,诽谤皇室。最终圣上下旨,将林大人打入天牢,不到半月,林大人便‘病逝’狱中——这就是顾少卿说的定论?”
顾晏辞的脸色沉了下来:“沈小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淑妃是皇室成员,柳尚书是朝廷命官,你没有证据,便是污蔑。”
“我有证据。”沈青雀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佩,放在桌上,“这是林大人当年随身携带的玉佩,背面刻着‘清直’二字。顾少卿若是不信,可以去查林大人的遗物,看看是否有这枚玉佩的记录。”
顾晏辞的目光落在玉佩上,瞳孔微微收缩。他当然知道这枚玉佩——那是林文彦的恩师赠予他的,林文彦视若珍宝,从不离身。当年林文彦入狱后,这枚玉佩便没了踪迹,他查了三年,都没找到线索。
“你从哪里得到的?”顾晏辞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急切。
“我父亲的密室里。”沈青雀直言,“当年林大人的案子,是我父亲奉命督办。他查到柳成安确实贪墨,也找到了证据,可陛下受淑妃蛊惑,不仅压下了案子,还让我父亲封存所有证据,不得外泄。我父亲不忍林大人蒙冤,便偷偷留下了这枚玉佩,还有一份完整的卷宗,藏在了将军府的密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