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直径差不多有两个我那么高,平时就安放在村子中央的石台上,供大家瞻仰(和偶尔偷偷挠一下)。
它……活过来了?
我将信将疑地跟着灰爪爷爷跑向村子广场。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哈基米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有娇小的三花姐妹“小花”和“小斑点”,有偶尔行为意义不明的黑白奶牛猫“大壮”,还有总是睡眼惺忪、但关键时刻很可靠的狸花猫“阿狸”。
大家都“喵呜喵呜”地议论着,脸上写满了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当我们到达广场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浑身的毛都差点炸起来!
那个巨大的、五彩斑斓的毛线团,它真的在动!不是被风吹动,而是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它正在缓慢地、笨拙地……滚动!
它离开了原本的石台,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挪动,所过之处,留下满地松散、纠缠的彩色菌丝线。
更可怕的是,从它那巨大的线体内部,还传来一阵阵低沉而持续的……“咕噜”声?不像,更像是某种沉闷的嗡鸣。
“喵嗷!邪恶的毛线团精!”大壮弓起背,喉咙里发出威胁的“哈气”声和深沉低长的威吓声,但他也不敢贸然上前。
“呜……它会不会把我们全都卷进去,变成它的的一部分喵?”小花害怕地躲在我身后,声音带着哭腔。
“完了完了,今年的丰收节没有吉祥物了喵……”小斑点关注点总是有点歪。
村长,一位德高望重、胡子比灰爪爷爷还长的白色哈基米,站在广场边缘的高台上,试图让大家冷静:
“喵!各位村民!不要慌张!我们哈基米拥有智慧和勇气!一定……一定能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话虽如此,但看着那还在缓慢移动、发出怪声的“巨大毛线团”,连村长的尾巴都紧张地贴在了地上。
第二章:本能与调查
混乱在持续。
有哈基米试图用他们心爱的小钓竿去戳那个毛线团,结果钓钩被缠住,差点连猫带竿被拖走。
有哈基米试图用我们用来驱赶小型害虫的、装有辛辣草汁的喷壶去呲它,结果毫无效果,反而让广场弥漫着一股怪味。
还有几只特别胆大的年轻哈基米,按捺不住扑动跳跃的本能,试图冲上去对它进行“制服”(其实就是又抓又挠),结果爪子深深陷进蓬松的线团里,拔不出来,吓得“喵呜喵呜”直叫,最后还是其他猫合力才把他们“拔”了出来,身上还沾满了乱七八糟的线头,看起来狼狈又滑稽。
“这样不行喵!”阿狸难得地清醒着,他舔了舔刚才救援时弄乱的爪子,“我们必须知道它为什么会动。”
作为村子里公认的(自封的)最聪明、最大胆(主要是因为贪吃所以经常冒险)的哈基米,我觉得此刻必须站出来了。
而且,说实话,看着那个不断蠕动、散发出诱猫气息的巨大线团,我的爪子也在发痒。这种混合着恐惧和强烈好奇的感觉,简直让猫欲罢不能。
“让我去看看吧!”我挺起毛茸茸的胸膛,努力让声音听起来镇定,“我靠近点,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众猫混合着敬佩和“你疯了喵”的目光中,我小心翼翼地,四肢着地,把肚皮也贴到地面上,开启潜行模式,一步一停地朝着那个巨大的毛线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