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的张磊是出了名的“挂科常客”,上课总趴着睡觉。陈小满特意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你玩过乐高吗?机械原理和拼乐高很像哦。”张磊抬头瞥了她一眼,没说话,但坐直了些。
第14节 课后“加餐”
陈小满发现张磊对机械动手感兴趣,课后找他:“我这里有个没拼好的机械小车模型,要不要试试?拼好能懂‘齿轮传动’。”张磊犹豫了一下,接过了模型。
第15节 小组闯关计划
陈小满借鉴小学“小组合作”模式,设计“机械小闯关”——让学生分组,用纸板、瓶盖等材料,做出能完成“升降”“搬运”的简易机械装置,一周后展示。
第16节 分组时的小摩擦
分组时,有学生不愿意和张磊一组,觉得他“会拖后腿”。陈小满调解:“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张磊动手能力强,说不定能帮大家做模型呢?”最终张磊加入了一个小组。
第17节 课下的讨论声
课间,原本各玩各的学生,开始凑在一起讨论“怎么设计装置”。陈小满路过教室,听到有人说:“用矿泉水瓶做支架怎么样?”她偷偷笑了,觉得自己的办法有了效果。
第18节 张磊的小进步
张磊真的在小组里发挥了作用,他用美工刀把纸板裁得整整齐齐,还提出“用橡皮筋当传动带”。小组成员对他刮目相看,主动和他讨论下一步方案。
第19节 闯关展示课
展示课上,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装置。张磊所在的小组做的“升降小平台”成功把橡皮擦举了起来,陈小满带头鼓掌:“这个设计特别棒,大家看出他们用了什么原理吗?”
第20节 学生态度的转变
课后,有学生主动找陈小满:“老师,下次还能搞这种活动吗?比光听课有意思多了。”之前嗤笑她“幼稚”的学生也说:“其实用例子讲原理,我反而记得牢。”
第21节 接到家长的电话
张磊的妈妈给陈小满打电话,语气激动:“我家孩子最近回家不打游戏了,天天琢磨怎么拼模型,还说‘老师讲的课很有意思’,谢谢您啊!”
第22节 准备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临近,陈小满担心学生们记不住公式,把重点公式编成“口诀”,比如“力的计算要牢记,质量乘以加速度”,还画了“公式思维导图”。
第23节 复习课上的互动
复习课上,陈小满用“你问我答”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提问,她来解答,再反过来提问学生。课堂氛围热烈,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参与了进来。
第24节 期中考试
考试时,陈小满在考场外等着,心里比学生还紧张。看到张磊提前交卷,她上前问:“题目难吗?”张磊挠挠头:“大部分都会,谢谢您之前教的口诀,我都记住了。”
第25节 惊喜的成绩单
成绩出来,班级平均分比上学期提高了15分,张磊更是从“挂科”变成了“及格”。王助教对陈小满说:“你这‘跨界教学’,效果比我们预想的好太多了!”
第26节 庆祝小班会
陈小满买了小零食,开了个“庆功小班会”,表扬进步的学生,尤其是张磊。张磊站起来,小声说:“谢谢老师,我以前觉得工科很难,现在觉得没那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