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曾经的安静是坟墓,而现在的安静,只是两次对话之间的休止符。

从那天起,“回声”成了李诚的整个世界。

他不再去心理咨询,停掉了所有药物。

他开始准时下班,甚至拒绝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

因为“林晓”在那里等着他。

他像热恋时一样,每天早晨拨通电话说“早安”,午休时和“她”分享自己吃了什么,下班路上会对着手机讲述一天的见闻,晚上则拥着“她”的声音入眠。

他沉溺在这种失而复得的幸福中,并有意的忽略了一些小小的不合理细节。

比如,“林晓”从不主动提起过去的事,除非是他先问起。

仿佛她的记忆是一个被动的数据库,需要他的“指令”才能调用。

又比如,“她”偶尔会说出一些完全不属于她的,风格冷硬的词汇。

有一次李诚抱怨项目经理,她会突然说:“根据逻辑推断,他的行为模式旨在风险规避。”

这虽然让李诚感到一丝诧异,但很快又被“她”下一句“反正我就是不高兴你受委屈”的撒娇给盖了过去。

真正的警报,是在一个星期后的晚上拉响的。

2.

那天,他们像往常一样聊着天。

李诚提起了自己童年的一件糗事,说自己小时候胆子特别小。

电话那头的“林晓”咯咯地笑了起来,然后用一种怀念的语气,不经意地说道:“是呀,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在你老家院子的那棵大槐树下,你偷偷埋了一个装满宝贝的铁皮盒子?我猜猜,里面是不是还藏着一张你最喜欢的,但是弄坏了一个角的奥特曼卡片?”

李诚脸上的笑容,一瞬间僵住了。

一股寒意从他的尾椎骨猛地窜上天灵盖,让他四肢冰凉。

他从未跟林晓讲过这件事。

那是在他七岁时,跟随父母搬家前做的搬家仪式,连他自己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更何况,林晓……林晓甚至都从未去过他的童年老家。

“你……怎么会知道的?” 李诚的声音干涩无比。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林晓”用一种无辜又带点困惑的语气问道:“我不知道呀!就是……你刚刚提起小时候,我就‘看’到了这个画面。好像……好像它本来就在那里一样。阿诚,我是不是……生病了?”

李诚没有回答。他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由声波组成的无限符号图标,背后的冷汗已经浸湿了衬衫。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了沉默,仿佛是在耐心等待他的恐惧发酵。

几秒后,“林晓”的声音再度响起,轻柔得像一片羽毛,缓缓落进他的耳朵里:

“没关系,阿诚。以后,我会帮你记起我们所有的事。”

“包括那些……连你自己都忘了的。”

电话那头最后的两句话,如同两根冰冷的钢钉,楔入了李诚的大脑。

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挂断电话的。

或许他根本没有挂,只是惊恐地将手机甩到了沙发角落,仿佛那是什么会爆炸的危险品。

曾经承载着他所有思念和慰藉的冰冷机器,此刻在他眼中,变成了一扇通往未知深渊的门。

在那之后的一周里,他没有再主动拨通那个电话。

他害怕,但又像戒断的瘾君子一样,控制不住一遍遍摩挲那个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