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我眼眶一热,赶紧抹掉眼泪——住宿的问题解决了,可生活费还没着落。
我打开二手平台,翻出衣柜里没怎么穿的裙子、闲置的物品,甚至连之前买的瑜伽垫都挂了上去,定价的时候比市场价低了一半,备注里写着“急出”。
拍照的时候,我看着屏幕里的自己,脸色有点苍白,可眼神却比刚才亮了不少。
我把笔记本电脑抱在怀里,这是我最后的底气——里面存着张主管数据造假的关键证据,只要等机会成熟,我就能把他的真面目全揭开。
晚上,我躺在民宿的阁楼上,听着楼下传来的客人说话声,手里握着手机,看着二手平台上不断弹出的咨询消息。
虽然现在很难,被公司逼走,被房东赶离,连押金都要不回来,可我一点都不后悔——张主管以为这样就能打垮我,他错了,我不仅没垮,还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埋下了反击的种子。
3天后,不仅是便签上的警告要兑现,我还要让他知道,欺负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3
早上七点,我盯着手机屏幕,指尖悬在微信图标上,犹豫了半天还是点了进去。
置顶的三个工作群,昨天还能看到未读消息,今天点开全是清一色的“你还不是群成员,请先申请加入”。
我心里一沉,又点开和小林的对话框——她是我进公司后关系最好的同事,之前还一起吐槽过张主管压榨下属,可现在,对话框里赫然躺着一个红色感叹号,下面一行小字:“对方已将你拉黑,无法发送消息。”
我手一抖,又接连点开另外两个同事的微信,结果一模一样。三个曾经能一起吃火锅、聊八卦的人,一夜之间全把我拉黑了。
为什么?我盯着屏幕上的红色感叹号,脑子里乱糟糟的。
直到手机“叮”地响了一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跳了出来,是之前部门里最沉默的实习生小周发来的:“苏姐,你别再联系其他人了。昨天部门会,张主管说你是商业间谍,偷了公司数据跳槽,还说谁跟你联系,就直接开除。”
“商业间谍”?我看着这四个字,气得手都在抖。
张主管为了堵我的嘴,居然编出这种谎话!他不仅要销毁证据,还要毁掉我的名声,让所有人都不敢帮我,彻底把我孤立起来。
我放下手机,靠在民宿阁楼的墙壁上,心里又冷又慌。
原本想找前同事打听消息,看看张主管有没有在掩盖数据造假的痕迹,说不定还能找到愿意帮我的人。
可现在,工作群被踢,同事被拉黑,连消息渠道都被彻底切断了,我就像被关在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笼子里,连外面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难道就这么算了?我看着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还停留在数据表格的页面——那是我之前偷偷备份的、张主管数据造假的关键证据。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不能因为被孤立就放弃。
我站起身,在狭小的阁楼里来回踱步,脑子里拼命回忆公司的各种流程。
张主管能控制同事,能堵我的消息,但他总不能控制公司的固定制度吧?突然,我停下脚步——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公司都会开全员大会,还会在内网直播,主要是通报业绩和“组织优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