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人,用这样带着心疼的语气,叫我“孩子”。
几天后,叔叔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
他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像捧着什么珍宝。
“娃,你看!看这个!”他蹲下身,把本子递到我眼前,“从今天起,你就彻底是我们老吴家的人了!板上钉钉的!”
我接过那本领养证,红色封皮温暖又庄重。
我翻开,手指微微颤抖。
上面清晰地印着:
收养人:宋大强、杨芬
而被收养人一栏,写的是我的名字,但已经换了个姓氏。
从原来的吴悦变为了宋悦。
我有了新的名字,属于这个家的名字。
阿姨也凑了过来,脸上没有了平日那看似凶悍的表情,眉眼弯弯,嘴角是压不住的笑意。
巨大的、滚烫的幸福砸得我头晕目眩。
我抬起头,看着他们——我的爸爸,我的妈妈。
泪水模糊了视线,我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清晰地喊出了那两个在心底练习了无数次的称呼:
“爸爸!妈妈!”
我终于有家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爸爸抹了把我脸上的泪,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了起来:
“哎!好闺女!还有个大好事告诉你,这领养证办下来了,明天,爸就带你去村小报到!咱们念书去!”
“读......读书?”我不敢置信,只会傻傻地重复这两个字。
“我真的......真的能去吗?”
“那还有假!”妈妈嗓门一如既往地亮,“当然要读!不仅要读,还要读出个名堂来!”
她拉过我的手,眼睛闪闪发亮:“咱们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
“让那些黑了心肝的人看看,他们当初扔掉的不是赔钱货,是块金疙瘩!让他们把肠子都悔青喽!”
爸爸在一旁重重地点头,接过话头:“对!你妈说得在理!娃,别学爸妈,一辈子跟方向盘和黄土打交道。”
“尽量往高处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知识这东西,学到了就是自己的,谁都抢不走。”
他们的话,一句一句,砸在我的心口上,滚烫滚烫的。
四
村小的教室很旧,课桌坑洼不平,但在我眼里,却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殿堂。
我知道,书包里装的不仅是课本,还有沉甸甸的希望。
所以我拼了命地学。
天不亮,我就爬起来,在院子里背英语单词;夜深了,别人家灯都灭了,我还在桌前算着数学题。
为了更好的照顾我,爸爸妈妈不再跑长途运输了。
爸爸改接一些附近的短途活,妈妈则留在家里全心照顾我。
她总是在我学习时放上一碗热腾腾的糖水鸡蛋,然后对我说:
“妮儿,慢点学,别熬坏了眼睛。”
爸爸有时凌晨三四点就要出车,晚上八九点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但无论多晚,他到家第一件事,总是先到我炕前,看我是不是睡着了,被子有没有盖好。
家里的拮据,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