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站定不久,一个低沉稳重的男声自身后响起:“沈二小姐好雅兴。”
沈清韵心中一凛,转身便见靖王萧煜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负手而立,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她连忙敛衽行礼:“参见王爷。”
“不必多礼。”萧煜走近几步,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探究,“方才席间听闻小姐高论,见识不凡,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对墨禅先生画作的见解,本王收藏先生一幅字,多年未能完全参透其中意趣,不知小姐可否指点一二?”
沈清韵心知这是借口,对方必有深意。她谨慎答道:“王爷过奖。小女浅见,岂敢妄言指点。墨禅先生之学,重在‘理’与‘心’,其书画亦是心迹流露,观其字,或可思其为人,感其心境。”
萧煜点点头,话锋忽然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方才席间谈及漕运一案,众人皆言太子必能平息此事,不知小姐如何看待?”
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沈清韵抬眸,对上萧煜深邃的目光,那目光中并无试探,反而更像是一种……寻求共鸣的期待。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一把。她压低声音,清晰地说道:“太子殿下仁厚,自然会竭力保全臣属。然,漕运关乎国脉,陛下圣明,岂容蠹虫久踞?依小女浅见,此事恐非弃卒保车所能轻易平息。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或需断臂求生。”
“断臂求生……”萧煜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骤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这与他内心深处对时局的判断不谋而合,甚至更为犀利透彻!他伪装闲散,冷眼旁观朝局多年,早已看出太子一系的弊端重重,此次事件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而能一眼看穿此点的,竟是一个深闺少女!
这一刻,沈清韵冷静分析的模样,与他记忆中多年前那个在书库中给予他启发的模糊身影奇异地重叠起来,并且变得更加清晰、更加耀眼。那种久违的、智力上被理解和启迪的震撼,让他心潮澎湃。
他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愈发低沉:“小姐之言,如醍醐灌顶。只是这‘臂’若断,痛彻心扉,又当如何?”
沈清韵感受到他话语中的沉重与真诚,也放松了些许戒备,轻声道:“剜去腐肉,固然剧痛,却可保全性命,以待新生。总好过……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她暗示的是三年后那场几乎颠覆王朝的大危机。
萧煜深深地看着她,月光下,少女的脸庞莹白如玉,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能洞悉一切迷雾。他心中那根沉寂多年的弦,被轻轻拨动了。除了智识上的吸引,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悄然滋生。
“今日与小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萧煜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夜色已深,小姐早些回席吧,免得家人挂念。”他顿了顿,补充道,“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与小姐再论书画时局。”
这是明确的示好和后续联系的暗示。沈清韵心中了然,再次行礼:“多谢王爷,小女告退。”
望着沈清韵离去的背影,萧煜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轨迹的人。而沈清韵走在回廊上,手心微微出汗,心中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位靖王,绝非池中之物,而他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兴趣和尊重,或许就是她在这个时代破局的关键第一步。一种微妙的、基于相互理解和赏识的情感纽带,在今夜悄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