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走鹰愁谷,而是率领一支轻骑,绕道千里,直插匈奴人防守空虚的狼居胥山。
我的副将,王猛,前世就是死在鹰愁谷的五万先锋之一。
此刻,他跟在我身边,看着我神鬼莫测的行军路线,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将军,我们这是要去哪?这可跟二皇子的计策完全不同啊!”
“去捣了他们的老巢。”我淡淡道。
三日后,当匈奴主力还在鹰愁谷外围苦等我军先锋自投罗网时,我的大军已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了他们的王庭。
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我军士气如虹,匈奴人则被打得溃不成军,哭爹喊娘。
我一枪挑杀了负隅顽抗的匈奴右贤王,并活捉了他的儿子,匈奴小王爷。
在清点战利品时,我从匈奴小王爷的佩刀上,发现了一个极其隐秘的标记。
那是一朵小小的鸢尾花。
邻国西凉皇室的图腾。
而我记得,前世李彻被赐死前,他的心腹曾招供,他与西凉暗中勾结,许诺割让三座城池,换取西凉在他夺嫡时出兵相助。
这把刀,就是铁证。
我将刀收好,然后亲笔写下捷报。
捷报上,我将所有功劳都归于“三公主殿下之妙计”,用最华丽的辞藻,描绘了赵姝是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是如何“心怀天下,智计无双”。
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朝野震动。
所有人都傻了。
那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受气包三公主,竟然是个隐藏的军事天才?
皇帝收到捷报,龙颜大悦,在朝堂上连说三个“好”字。
他当众宣布,册封赵姝为“安国公主”,赏金银珠宝无数,良田千亩,并特准她入朝听政。
这是皇子才有的殊荣。
消息传到赵姝的冷宫时,她正穿着我送她的新衣,在院子里练字。
前来传旨的太监看到她,都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眼前的少女,身姿挺拔,眉目清丽,哪里还有半分从前的怯懦模样。
同一时间,长公主府里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
赵陵砸了她最心爱的一套前朝官窑,嫉妒得面目扭曲。
李彻则被皇帝叫去御书房,痛骂了整整一个时辰,出来时灰头土脸,沦为整个京城的笑柄。
我凯旋归来之日,皇帝亲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这是前世我为他打下半壁江山都未曾有过的荣耀。
庆功宴上,酒过三巡。
我“无意”间将那把带有鸢尾花标记的匈奴佩刀呈给皇帝。
“陛下,末将发现这匈奴小王爷的兵器有些奇特,上面的花纹,倒像是西凉国的样式。”
皇帝接过佩刀,原本带笑的脸,瞬间凝固。
一粒怀疑的种子,就此种下。
5.
大胜归来,我的声望在军中如日中天。
而赵姝,也凭借“安国公主”的身份,正式登上了大夏的政治舞台。
但这还不够。
赵陵的根基,是她外戚的身份和滔天的财富。
我要做的,就是将她的羽翼一根根斩断。
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户部尚书,赵陵的亲舅舅,钱坤。
此人贪婪成性,前世就是他,克扣了前线将士的粮饷,导致军心动荡,才给了匈奴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