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陆寒川站在顶楼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玻璃。那条自动焚毁的信息,每一个字都刻在他的脑海里。精准、高效、直击要害,甚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指点意味。这绝非常人所能为。他排除了所有已知的竞争对手和盟友,一个大胆的猜测逐渐浮现:这个人,或许就在公司内部,而且,离他不远。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日巡视时匆匆掠过的战略部分区。那里,有一个新来的面孔——林知微。过于完美的简历,过于平静的入职,以及他路过时,她那恰到好处、与其他新人无异的紧张低头。 太正常了,反而显得不正常。 陆寒川按下内部通话键:“周秘书,把战略分析部新入职员工林知微的档案,以及她入职至今所有的系统访问日志,调给我。” 他要亲自布一局棋,试探一下这枚看似不起眼的棋子。

二十八楼,战略部分区。 林知微仿佛对高层的暗流涌动毫无察觉,她正专注地——或者说,看似专注地——处理着部门经理王海分配下来的第一个正式任务:分析一份关于新兴市场“东南亚数字支付领域”的行业报告,并撰写初步进入建议。 李萌凑过来小声抱怨:“老王真会挑时候,这项目都搁置半年了,数据又多又乱,明显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林知微对她笑了笑,语气温和:“没关系,正好可以熟悉一下业务。”她打开文件,屏幕上瞬间被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填满。 在旁人看来,她正眉头微蹙,努力消化着复杂的信息。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信息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她脑中过滤、分类、交叉验证。她甚至能轻易地指出原始数据中几处不易察觉的统计口径偏差和过时信息。 但她不会这么做。一个新人表现出超越常人的数据分析能力,是愚蠢的。她的目的是融入,而非在此时惊艳。 然而,棋局总有意想不到的变数。下午,部门突然被卷入另一个紧急项目——集团计划收购一家名为“迅捷科技”的初创公司,对方给出的技术数据和市场前景极为诱人,收购团队已初步认可,但在最后尽职调查阶段,战略部需要快速完成一份风险补充评估。 王海将任务紧急分解,林知微被分配到了一部分关于“迅捷科技”核心专利技术真实性和市场应用潜力的核查工作。 “大家抓紧时间,这是陆总亲自关注的项目,明天上午就要上会讨论!”王海语气严肃。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林知微接收到的文件包容量巨大。她看似随意的点开几个核心技术文档,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复杂的代码摘要和技术路径图。突然,她的指尖在触摸板上微微一顿。 一段关于其核心算法“动态加密盾”的描述,引起了他的注意。用词华丽,逻辑却存在一个极其隐蔽的断裂点。这种断裂,外行看来是天书,但在真正的顶尖技术专家眼中,却如同白纸上的墨点一样显眼——这是一个精心伪装的技术陷阱。 她立刻联想到,“彼岸花”资本最近在相同领域也有频繁动作。顾夜沉最喜欢这种“包装完美”的诱饵,让贪婪者自投罗网。 这不再是简单的部门任务,而是顾夜沉布下的,可能针对陆氏,也可能是在试探她是否在陆氏的,又一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