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她没有说太多,点到即止,留下一个受尽委屈却仍保持理智的形象。挂掉电话,她立刻将之前保存好的、关键信息打码的债务文件照片(只显示债权人名称、金额和陈昊签名处),以及婆婆在家庭会议上尖叫“扫把星”、“伪造”的那段录音(处理过,只保留关键几句), selectively地发给了两位在家族中比较有威信、且相对明事理的长辈,并附上一段文字:

“张伯伯,杨阿姨,最近有些风言风语,想必您们也听说了。本不想打扰,但事关我和妞妞的清白与未来,不得不将部分事实呈上。昊哥突然离开,留下的并非财富,而是沉重的债务负担。母亲(张桂芳)情绪激动,无法接受现实,我能理解。但我从未想过独吞什么,事实上也无物可吞。我只求能带着妞妞平安生活,不被巨额债务拖垮。附件是部分证据(为保护隐私已处理)及母亲当日沟通时的一段录音。清者自清,只望您们能了解部分真相,勿让我和妞妞在承受丧夫丧父之痛后,再蒙受不白之冤。”

这一手,是林婉清经过深思熟虑的。直接在大群里嚷嚷只会显得她泼妇,私下向关键人物出示部分证据,既能澄清事实,又能彰显她的无奈和委屈,更能让接收到信息的人产生一种“掌握了内幕”的优越感,从而更倾向于相信她,并自发地去影响周围的舆论。

效果立竿见影。之后打来的电话,语气明显发生了变化,多了几分同情和理解,甚至有人开始谴责张桂芳“老糊涂”、“想钱想疯了”。舆论的天平,开始微妙地向林婉清倾斜。

然而,张桂芳的反击并未停止。她见亲友路线效果不佳,竟然开始在林婉清所住的小区里散播谣言。她逢人便哭诉,说自己儿子刚死,狠心儿媳就要把她赶出家门,还用假欠条骗她,想独吞家产。她刻意在小区花园里,对着带孩子的老人、遛狗的邻居表演,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成功地博取了一些不明真相的旁观者的同情。

林婉清很快察觉到了异样。她带妞妞下楼晒太阳时,能感受到一些邻居投来的异样目光,有同情,有好奇,也有不加掩饰的指指点点。甚至有一次,一个平时还算和善的大妈直接过来问她:“小林啊,听说你婆婆挺可怜的,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那一刻,林婉清感到一阵屈辱和愤怒。婆婆这是要把她在社会关系中也彻底孤立,用道德绑架的方式逼她就范。她可以不在乎远房亲戚的看法,但不能不在乎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们的眼光,这关系到妞妞的成长环境。

她知道,不能再被动防御了。必须让婆婆的谎言,在光天化日之下彻底破产。

第六章 阳光下的一地鸡毛

机会很快来了。社区组织了一场“和谐邻里”的茶话会,邀请了一些活跃的居民参加。林婉清得知张桂芳也被邀请后,她主动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也愿意参加,希望能增进邻里关系。

茶话会那天,阳光很好。社区活动室里坐满了人,瓜子花生水果摆了一桌,气氛看似融洽。张桂芳早早到了,正和几个老姐妹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