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茶山雾里的重生
2015 年清明,湄潭的茶山被一层浓得化不开的雾裹着。陈峰是被背上竹篓的重量压醒的 —— 竹篓里装着刚采的明前翠芽,湿漉漉的茶叶沾着露水,把后背洇出一片凉。
他猛地停住脚,愣在茶树丛里。
眼前是层层叠叠的茶山,远处的村庄飘着炊烟,耳边是采茶妇女们用湄潭方言聊家常的声音。这不是他熟悉的场景 —— 他明明应该在深圳华强北的仓库里,因为熬夜打包翻新机,心脏病突发倒在满是手机配件的纸箱堆里。
“陈峰!发啥子呆?赶紧采茶!今天要是采不够两斤,你爸又要骂你了!” 不远处,隔壁村的王婶朝他喊,手里的茶篓已经半满。
陈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 这双手白皙、瘦削,没有长期拧螺丝、拆手机留下的厚茧,指关节也没有因为常年握电烙铁而变形。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一部破旧的诺基亚功能机,屏幕上显示着日期:2015 年 4 月 5 日。
他重生了。回到了 19 岁,回到了贵州湄潭老家,回到了他还在跟着父母种茶的日子。
前世的陈峰,是个典型的 “湄潭出去的打工仔”。2015 年秋天,他嫌种茶赚不到钱,偷偷揣着父母给的两千块学费,跑到深圳华强北,从最底层的仓库分拣员做起,跟着一个江西老板学修手机、倒腾二手机。他脑子活,肯吃苦,用了五年时间,从分拣员做到了自己开档口,专门做翻新机和手机配件批发,巅峰时一年能赚上百万。
可华强北的水太深,2023 年,他因为贪心,收了一批盗抢手机翻新,被警方查处,档口被封,多年积蓄打了水漂。为了还债,他又回到仓库做打包,没日没夜地干,最终累死在仓库里。
临死前,他最遗憾的不是赚的钱没了,而是没能给在湄潭的父母盖个新房子,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还记得,2015 年的这个时候,家里的老房子漏雨,父母舍不得花钱修,每到下雨天,就用塑料布在屋顶铺一层,晚上睡觉都得听着雨水滴答的声音。
“陈峰!你咋还不动?” 王婶又喊了一声。
陈峰回过神,深吸了一口茶山的空气 —— 带着茶叶的清香,没有华强北仓库里那股塑料和机油的味道。他笑了笑,拿起茶篓里的茶刀,开始采茶。指尖划过嫩绿的芽头,他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重生了,既然熟悉华强北的那套玩法,为什么不能在湄潭,搞一个 “小华强北”?
2015 年的湄潭,智能手机刚刚开始在县城普及,但乡镇和农村市场还是功能机的天下。县城里的手机店屈指可数,卖的都是正品新机,价格昂贵,一部华为荣耀 6 要两千多,相当于当地茶农一个月的收入。而二手机、翻新机,以及手机维修、配件销售,几乎是一片空白。
陈峰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华强北的核心逻辑是 “低价、快速、全品类”,利用信息差和供应链优势,把电子产品卖到需要的地方。湄潭虽然偏,但胜在劳动力成本低、租金便宜,而且周边的遵义、铜仁、凯里等城市,都有大量对低价手机有需求的人群。
“等我采完这波茶,就去深圳一趟。” 陈峰在心里盘算着,“先从华强北搞一批二手机和配件回来,在县城开个小店,做维修和销售,慢慢把规模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