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十年了,是时候让这位“杠精闺蜜”,现出原形了。

2 暗流与证据

我关掉那个令人作呕的匿名帖子,胸口堵得厉害,像压了块巨石。办公室里空调开得足,我却觉得一阵阵发冷。沈曼这一手太狠了,杀人诛心。她不仅想毁了我的奖项,还想彻底搞臭我在公司的名声。

“晴姐,你没事吧?”小林担忧地看着我,递过来一杯温水。

我接过水杯,强迫自己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没事,清者自清。”这话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无力。在流言蜚语面前,“清者”往往是最吃亏的。

一整天,我都感觉如芒在背。去茶水间,原本聚在一起聊天的同事会瞬间安静,然后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我。开会时,我明显感觉到部门总监看我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甚至有平时关系还不错的同事,私下微信问我:“晴晴,论坛那帖子……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需要帮忙解释吗?”

我都一一回复:“谢谢关心,是恶意造谣,我会处理好的。” 处理?怎么处理?去论坛对骂?那只会越描越黑,正中沈曼下怀。直接去找沈曼对峙?她肯定会装出一副比我还委屈的样子,反咬我一口,说我冤枉她这个“最好的朋友”。

我不能乱。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沈曼在暗,我在明,冲动只会让她看笑话。

下班后,我破天荒地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我重新打开电脑,不是去看那些添堵的帖子,而是开始系统地整理“竹韵”系列的全部资料。从最初灵感的思维导图,到每一版手绘草图扫描件,再到用专业软件建模的层层历史记录,还有和打样师傅来回沟通的几百封邮件,以及每一次修改的详细备注和时间戳。

这些冰冷的文件和数据,此刻成了我最坚实的盾牌。它们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奖项的来之不易,记录着我无数个熬夜加班的夜晚。我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修改记录,心里渐渐踏实下来。沈曼想用几句轻飘飘的谣言否定我几年的努力?做梦!

整理完工作证据,我又开始回想这些年和沈曼的点点滴滴。我打开手机云盘和旧电脑,开始翻找。我需要证明,她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很快,我找到了蛛丝马迹。大学时,我参加一个设计比赛入围决赛,沈曼当时“好心”帮我检查PPT,结果决赛当天我的PPT莫名其妙出了错,播放顺序全乱。当时我只以为是意外,现在想来,她那段时间正好也参加了另一个比赛,而且名次不如我。

还有一次,我和前男友David刚分手那会儿,痛苦得不行,跟沈曼哭诉过很多细节。没过多久,系里就开始流传我“被甩”的各种难听版本,细节详尽,来源不明。当时我沉浸在失恋里,根本没心思追究。

一桩桩,一件件,以前被我忽略或原谅的“小事”,此刻串联起来,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轨迹:沈曼,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打压我,尤其是在我可能比她出色的节点上。她的“闺蜜”身份,成了她最好的保护色。

我心里一阵发寒。十年,我竟然和这样一个处处算计我的人做了十年闺蜜?我真像个傻子。

正想着,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曼曼”两个字。呵,她倒是沉不住气。我任由它响到自动挂断。几秒后,微信消息弹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