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阳立刻心领神会:“王叔叔您放心,我们工作室,一向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钱不钱的,不重要。”
上一世,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仓库改造项目,成了顾阳的第一个“提款机”。
他利用预算紧张的借口,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从中捞了不下五十万。
而负责项目监理的,是我大学时期的恩师,也是业内最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林文正教授。
顾阳正是利用了我对林教授的信任,让我去说服林教授在验收报告上“通融”一下,最终,不仅成功贪污了工程款,还把林教授,也拖下了水。
而现在,这个机会,又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
我端起酒杯,主动敬了王敬一杯,然后“不经意”地说道:“王叔叔,阳哥。其实,关于这个项目的预算问题,我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顾阳和王敬都看向了我。
我放下酒杯,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们可以,把预算,做得再‘紧张’一点。”
3
我的话,让包厢里的空气,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敬那双深邃的眼睛,微微眯起,审视地看着我。
顾阳则是愣住了,他似乎没想到,一向“老实本分”的我,会说出如此大胆的话。
“阿澈,你胡说什么呢?”他立刻出声呵斥,像是在撇清关系。
我却像是没听见,自顾自地继续说道:“王叔叔,您是领导,肯定比我们懂。一个项目,预算报得越高,审批就越麻烦,盯着的人也越多。但如果我们主动把预算压到最低,做出‘不计成本,也要为市里做贡献’的姿态,上面不仅会给我们开绿灯,还会把我们当成先进典型来宣传。”
我顿了顿,看向顾阳,眼神“真诚”无比:“阳哥,你想想,名声,有时候比钱更重要。我们先把‘为公为民’的好名声拿到手,以后还愁没有项目吗?”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王敬脸上的表情,松弛了下来,他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我一眼:“小江这个思路,不错。有大局观。”
顾阳也立刻反应了过来,他顺着我的话,对王敬表忠心:“王叔叔,阿澈说得对。我们年轻人,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点利益。这个项目,我们宁可不赚钱,也要把它做成一个标杆工程!”
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就在这三言两语间,达成了。
宴会结束后,在回去的车上,顾阳终于忍不住了。
他递给我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
“阿澈,你今天,让我很意外。”
“阳哥,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一辈子都只当个画图的。”我看着窗外倒退的霓虹,轻声说,“你天生就该是做大事的人。我能做的,就是帮你扫清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顾阳沉默了。
车里的气氛,有些微妙。
我知道,他还在试探我。
他这种人,天性多疑,绝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我必须给他一颗,能让他彻底安心的“定心丸”。
“阳哥,这个项目的监理,你打算找谁?”我像是随口问道。
顾阳弹了弹烟灰:“还能有谁?肯定是找林文正教授。他是业内的泰山北斗,有他签字,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只是……林老头那脾气,又臭又硬,不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