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体 “轰” 的一声炸开,碎片擦过小臂。我翻滚到服务器机柜后,余光终于看清巡逻队的门卡 —— 卡面光洁,没有那道斜痕。而身后,脚步声正越来越近。
第二章:巡飞弹的异常轨迹
机柜金属壳传来的冰凉触感刚沁透战术服,身后的脚步声已像钝锤敲在神经上 —— 敌人的靴底刻意蹭过地板缝隙,显然是在试探我是否还躲在这。我指尖在战术刀握把上一旋,刀刃弹出时的 “咔嗒” 轻响被装甲车引擎的远鸣盖过,这倒省了不少事。
侧身贴紧机柜棱角,余光瞥见两道黑影正沿走廊摸索,他们腰间的 “黑刃” 骷髅标在应急灯下发着冷光。我摸向战术腰侧的 “云雀巡飞弹” 控制器,指腹碾过发射键边缘的防滑纹路 —— 这玩意儿是我用三枚 “暗影核心” 换的定制款,实时传输画面比制式装备清晰 30%,延迟严格控制在 0.5 秒内,红外锁定时还会发出短促的 “滴滴” 提示音,有效射程能覆盖 150 米内的目标。
“先送你们上西天,再跟装甲车唠唠。” 我咬着牙按下发射键,控制器屏幕瞬间亮起绿色画面,黑黢黢的巡飞弹像支离弦的箭窜出机柜缝隙,直奔二楼楼梯间。画面里很快锁定三个缩着脖子的敌人,领头的举着 “泰坦” 防爆盾,盾面还沾着刚才掩体炸开的胶体残渣,另外两个正往 MP5 弹匣里压子弹,手指在弹链上滑得飞快。
“绕后尝尝霰射弹的滋味。” 我拇指推住操控杆往左偏,巡飞弹在空中划出道弧线,避开防爆盾正面的防弹涂层,精准卡在盾与手臂的缝隙间。按动爆破键的瞬间,我耳尖捕捉到控制器传来的异常 —— 本该响起的爆破提示音没出现,反而 “滋啦” 一声跳成雪花屏,巡飞弹的信号条像被剪刀剪断似的,瞬间归零。
“搞什么鬼?” 我猛地攥紧控制器,指节泛白。刚才画面里明明能看见弹体贴在敌人腰侧,就算防爆盾有拦截,至少也该留下碰撞反馈,怎么会连点回响都没有?我摸出战术手电,光束刺破黑暗时,心脏突然一沉 —— 楼梯间的水泥地上,弹痕竟斜斜地划向墙角,边缘还凝着层淡蓝色的焦痕,这分明是被 ECM 干扰弹在空中拦截的痕迹。
这不是正常爆破该有的痕迹。
装甲车的引擎声突然从正门方向涌来,震得机柜上的螺丝都在 “嗡嗡” 颤。我顺着机柜缝隙往外瞥,能看见 “巨犀” 破障弹炸开的门框还在冒烟,装甲车的履带正碾过散落的玻璃碎片,车头的重机枪已经转了过来,枪口对准我藏身的机柜区。
“得先把这铁疙瘩废了。” 我摸向天花板,指尖触到磁吸炸弹的吸盘时,却突然顿住 —— 吸盘并未牢固吸附在金属板上,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被某种反磁干扰装置破坏了吸附场。这不对,“磁附地雷” 的吸附力能承受 30 公斤的拉扯,现在这状态,显然是被针对性干扰了。
就在这时,楼梯间的阴影里突然闪过道蓝光,像极了 “电磁脉冲手雷” 激活时的光晕。我立刻关掉战术手电,借着应急灯的微光往前挪了两步 —— 阴影里果然蹲着个敌人,手里举着个银色装置,顶端的电极正滋滋冒着蓝色电流,装置侧面的划痕我再熟悉不过:那是上次乌鲁鲁借我调试干扰器时,不小心蹭在补给站金属架上留下的 “Z” 形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