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是错觉!靠近门口的几具尸体,眼皮正在极其缓慢地抬起,露出底下空洞、死寂的眼白!

它们齐刷刷地“望”向同一个方向——那把呜咽不止的油纸伞。

恐惧攫住了苏七七的心脏。七月初七,回魂夜……难道真的有什么东西要回来了?

第二章:伞中血书

那一夜的混乱如同噩梦。

尸体的异动在青铜戒指温度降下来后渐渐平息,油纸伞也恢复了安静,仿佛一切只是幻觉。

但苏七七知道不是。指甲缝里的红色鳞片,右眼短暂的血色视觉,还有那彻骨的怨念,都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天,她请了假,带着油纸伞回到了城郊的城隍庙。

这里是她的起点,老道士去世后,庙宇更加破败,但仍是苏七七心中唯一的“家”。

她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些线索,关于昨晚的异象,关于这把越来越诡异的伞。

庙里蛛网密布,神像蒙尘。

苏七七在偏殿的老地方坐下,将油纸伞平放在膝上。

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照进来,落在伞面上。

她仔细端详着这把伞。从小到大,老道士只叮嘱她伞不离身,可避邪祟,却从未细说其来历。

如今细看,伞柄处似乎有些不易察觉的接缝。

她尝试着旋转伞柄,“咔”一声轻响,伞柄竟然被她拧了下来!

伞柄内部是中空的,一卷泛黄发脆的帛书塞在里面。

苏七七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小心翼翼地取出帛书,展开。

上面的字迹是毛笔写的,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九渊吾兄:见字如面。军阀张督军逼献《贵妃醉酒》秘本,吾知兄宁死不从。

然势比人强,周弟恐兄遭不测,特告之。若有不讳,弟必护兄身后清名,伞中藏骨,以待昭雪。弟,周慕云泣血顿首。”

周慕云?苏七七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信中的“九渊”应该就是陆九渊,那个老道士偶尔提及的、民国时期冤死的名戏子。

而这把伞……竟然藏过他的尸骨?

信的内容看似是报信和承诺,但苏七七的阴阳眼却让她感知到帛书上缠绕着一股极其隐晦的虚伪和恶意。

这“周慕云”绝非善类。

正当她沉思之际,庙门外传来缓慢的脚步声。

一个佝偻着背、腿脚不便的老人走了进来,是殡仪馆的馆长——周叔。

“七七,怎么突然回来了?馆里说你请假了。”

周叔的声音沙哑,脸上带着惯常的、看似慈祥的笑容。他手里把玩着两个油光锃亮的文玩核桃。

“周叔,”苏七七下意识地将帛书藏到身后,“没什么,就是回来看看。”

周叔的目光却落在了她膝上的油纸伞上,眼神微微一凝,随即笑道:“这把老伞,有些年头了吧?看着就不是凡品。听说……能通阴阳?”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苏七七心中警铃微作,含糊道:“师父留下的老物件而已,图个心安。”

周叔没有深究,转而说道:“最近馆里不太平,你晚上值班小心些。要是遇到什么奇怪的事,记得马上告诉我。”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有些东西,沾上了,就甩不掉了。”

送走周叔,苏七七心中的不安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