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生存抉择》的文字游戏风靡校园。
游戏很简单,每天弹出几个选择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同学们沉迷于用分数兑换零食、化妆品甚至免作业券。
直到周一升旗仪式,喇叭突然响起: “昨日答题最高分者,刘小薇,获得奖励——” “抹杀同班作弊者张浩。”
国歌声中,张浩的身体像被擦掉的粉笔字一样消失了。
全场死寂时,我的手机震动,屏幕自动亮起: “新题目:下一个抹杀对象应该是?”
“A.班长李静(她知道的秘密太多)”
“B.体育委员赵强(他体力威胁最大)”
“C.你自己(你发现了游戏真相)”
选项下方,有一行小字注释: “答对加分,答错或超时——立即抹杀。”
2 死亡选择题
---
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阳光刺眼得让人晕眩。国旗杆下的水泥地反射着白晃晃的光,空气里弥漫着青春和汗水的味道,混着一点塑胶跑道的焦糊气。同学们懒洋洋地站着,队列松垮,有人还在偷偷打着哈欠,回味周末的懒觉。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令人昏昏欲睡的平凡。
除了我。
我的掌心里全是冷汗,黏腻地粘着手机冰凉的金属外壳。心脏一下下撞击着胸腔,声音大得我怀疑周围的人都能听见。我的视线死死锁在站在前排的那个背影上——张浩。他正歪着头和旁边的男生挤眉弄眼,大概又在炫耀他周末《生存抉择》游戏里新刷到的稀有道具。
《生存抉择》。光是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一款上周突然风靡全校的文字游戏。界面简陋得像是二十年前的产物,只有白底黑字。每天会随机弹出几道选择题,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校园八卦。答对了加分,答错了扣分。分数可以用来在游戏的兑换商城里换东西:零食、饮料、网红文具,甚至还有“免一次作业券”、“迟到免责卡”这种让学生们疯狂的道具。
没人知道这游戏是谁开发的,怎么装进大家手机的。它就像病毒,一夜之间,几乎每个人的屏幕上都多了这个图标。课间、午休,到处都是埋头答题的身影,为了几分之差争得面红耳赤。连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毕竟,“也算是学习知识嘛”。
我也玩。起初觉得有趣,甚至为自己积分排名靠前偷偷得意过。但就在昨天周日晚上,我答完最后一题,准备退出时,界面突然卡顿了一下,然后闪过一串从未见过的、乱码般的错误字符。紧接着,游戏背景介绍里一行从未被注意过的、蝇头小字般的描述,突兀地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
“本游戏最终解释权归‘管理者’所有,积分规则可能与现实物理法则产生联动。”
当时我只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有点想笑。现实物理法则联动?游戏公司的故弄玄虚罢了。我随手关掉了手机,并没太当回事。
直到此刻。
国歌的前奏通过那个悬挂在操场前方、锈迹斑斑的喇叭响了起来,原本嘈杂的队伍稍微安静了些。校长整理了一下西装,准备走到话筒前。
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