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林薇几乎没有犹豫。这正是她想要的平台和机会。
“很好。”沈工脸上露出了笑容,“林薇同志,欢迎你加入。具体安排,老周同志会和你对接。记住,从现在开始,你接触到的一切,都属于最高机密。”
离开公社时,夕阳西下。老周亲自送林薇回村,开的是一辆不起眼的吉普车。路上,他递给林薇一个牛皮纸信封。
“这里面是你的新身份证明和一些注意事项。三天后,会有车来接你。在这之前,处理好你个人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透露真实去向。”
林薇接过信封,点了点头。
回到那间已经改善了不少的土屋,林薇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盖着鲜红公章的介绍信,证明她被保送至“省工业学院”学习,还有一张崭新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身份证明,照片是她之前交上去的,名字依旧是林薇,但家庭成分等栏目做了“优化”处理。此外,还有一小叠全国粮票和少许现金,作为路上的开销。
准备得相当周到。林薇摩挲着那张介绍信,心中感慨。国家的机器一旦开动,效率惊人。
这三天,林薇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离开的事宜。她将一些基础的农业技术要点整理成册,交给了王老耿和赵建国,叮嘱他们按此执行。她去看望了已经能下地走动的赵大娘,留下了足够的药物。她甚至去了一趟知青点,将几本“闲书”(其实是打印的科普读物)送给了陈明远。
陈明远看着她,眼神复杂,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说了一句:“保重,林薇同志。希望你在大学里……一切顺利。”他知道,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寡妇,从此将走向一个他无法企及的世界。
曾经对她恶言相向的婆家人,听说她要去上大学,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大嫂甚至提了半篮子鸡蛋想来缓和关系,被林薇客气而疏离地拒绝了。她不需要这种廉价的讨好。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辆绿色的军牌吉普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村口。老周从车上下来,帮林薇拎起简单的行李——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和那几本重要的“笔记”。
没有欢送的人群,只有王老耿和赵建国等几个村干部默默相送。村民们大多还在睡梦中。
林薇最后看了一眼在晨曦中显得宁静而贫穷的靠山屯。这里是她穿越后的起点,她在这里挣扎求生,也在这里播下了改变的种子。
她拉开车门,坐进吉普车后座。车子发动,驶离了靠山屯,驶上了一条未知的、但注定波澜壮阔的道路。
林薇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手机静静躺在她的内衣口袋里,像一颗沉睡的心脏。她知道,前路绝不会一帆风顺,等待她的将是严格的审查、复杂的环境、以及远超常人想象的压力和挑战。
但她无所畏惧。
因为,她不仅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更拥有与这个国家最顶尖力量对话的筹码。航母,只是开始。她的目标,是让这个饱经风霜的民族,更早地拥抱她所来自的那个时代的辉煌。
吉普车颠簸着前行,车窗外,六十年代的中国大地在黎明中缓缓苏醒。而林薇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了整整一天,中途只在某个兵站短暂停留,吃了点简单的饭菜。老周话很少,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地开车,或者警惕地观察着周围。林薇也乐得清静,靠着车窗假寐,实则在心里不断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