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小学比想象中还要破败。锈迹斑斑的铁门内,两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砖房墙体开裂,窗户用塑料布糊着。操场上的篮球架只剩下一个歪斜的铁圈。
"最危险的是这两栋。"李建国指着裂缝能塞进手指的墙体,"但200多个孩子没别的地方上课。"
楚阳绕着建筑走了一圈,系统自动扫描着结构数据。当他触摸墙壁时,一行红色警告浮现在眼前:【结构危险度87%,建议立即重建】。
"5万连材料费都不够。"一个穿着褪色西装的男人走过来,胸牌上写着"教育局王科长"。"李校长,局里已经决定下学期合并学校了。"
李建国脸色煞白:"可最近的学校在15公里外!孩子们怎么..."
"我能修。"楚阳突然说,"三天时间,5万元。"
王科长嗤笑出声:"年轻人,这可不是搭积木!专业施工队评估至少要三个月,50万预算。"
楚阳没理会他,转向李建国:"但有个条件——施工期间学校要清场,包括监控全部关闭。"
当天午夜,楚阳再次站在了阳光小学的操场上。月光下,两栋危房像垂死的老人般佝偻着。
"系统,分析最佳改造方案。"
【方案一:拆除重建(需32小时)】 【方案二:结构加固+功能升级(需18小时)】 【材料需求:混凝土12吨,钢筋1.8吨...】
楚阳走向校门口堆放的建材——那是他用5万块买的"障眼法",真正的材料来源是系统能力。
"启动初级建造术,选择方案二。"
一股熟悉的能量从指尖涌出,那些砖块、水泥仿佛有了生命,在月光下开始自行分解重组。楚阳感觉自己像交响乐指挥家,每一次挥手都让建筑材料跳起精确的舞蹈。
墙体裂缝如同被无形的手缝合,腐朽的梁柱被新材料悄然替换。更神奇的是,随着楚阳心念转动,教室内部开始自动优化——黑板变成了无尘纳米板,老式日光灯升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