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姜卫家还真是担心自己死的不够快!

名单上面清楚的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谁谁谁,托他的关系,办了什么事情。

不管是走后门进厂的,还是通过他的手走私布料的,甚至是被服厂里的干部有谁是给他帮忙的,有谁是不肯跟他同流合污的。

一样一样,仔仔细细的写着。

一桩桩,一件件,写的明白极了。

姜清晚大概翻看一圈,倒也明白过来姜卫家为什么这么做了,这家伙小人之心,这是担心他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有朝一日会东窗事发吧。

要是事情败露的话,他连个对账的人都没有。

如果那些人抵死不认的话,恐怕就只能让姜卫家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给承担下来了。

姜卫家这是老谋深算,早早的算计好了一切就等着把别人拖下水。

还真挺不要脸的,不过倒是给自己提供方便了。

姜清晚迅速将那些资料收拢好,打算等他们过来调查的时候放在一个比较明显的位置,方便他们发现。

刚好自己还可以置身事外,两全其美,蛮好的。

可惜这些东西虽然有用,可对于自己来说作用却十分鸡肋,不太合适。

不过,姜卫家在这种小事上面都做的如此细致,证据准备的也十分齐全,那他得到的那些好处应该是藏得更深了。

要说一点东西都没有,那绝对不可能。

他能把东西藏在哪里呢?

房子就这么大,明面上的地方自己已经都找过了。

姜清晚四处搜寻一圈,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难不成,姜卫家早早的预料到有人会来偷家,所以把东西都给转移了?

她还就不信了!

姜清晚看着满墙的书架,愤愤的踢了一脚,空的?

书架后面有密室?

刚才踢上去的时候,姜清晚明显感觉到声音有点不太对劲。

自己那么多的小说、电视剧、短剧的也不是白刷的,说不定姜卫家真的在底下挖出一个密室什么的,把好东西都藏在那里面了。

要不然的话,没法解释,姜卫家把那么多的好东西都藏到哪里去了。

他总不能白做工吧?

姜清晚眼神微闪,凑到书架面前,再次出手,轻轻敲击两下。

再仔细找找,要是还找不到的话,那就把姜卫家给弄起来毒打一顿,不怕逼问不出来,他还能藏到老鼠缝里去不成?

姜清晚试着想把书架挪开,可不管自己怎么搬都搬不动。

书架纹丝不动,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异样。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想多了!

姜清晚视线上移,落在最顶上的那个花瓶上面,自己搬不动书架,难道还搬不动一个花瓶?

自己在这折腾半天,那个花瓶就好像粘在上面一样,愣是一点没动地方,这对吗?

嘿嘿,找到了。

姜清晚踮起脚尖,去够那个花瓶,不管是不是,总要拧下来看看,就算不是,拿回去当个夜壶也是好的。

刚碰到花瓶,左右旋转两下,只听到‘轰隆’一声。

原本纹丝不动的书架瞬间动了,像是电梯门一样,左右两边分开,露出一个小小的楼梯通道,通往地下。

姜清晚看着眼前的场景,有些惊讶,姜卫家这个老王八蛋什么时候挖出这么大一个地道?

这里可是被服厂的家属院,姜卫家是怎么做到的?

看这个工程量,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还不知道要挖多少个日夜。

合着姜卫家白天出去上班,夜里就来这里挖土。

还真是有毅力!

他要是上班这么干的话,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被服厂厂长的位置上不动弹,早就升上去了、

姜清晚顺着楼梯下去,来到密室里面的时候就更惊讶了,之前总听说,故宫的上面是什么样儿,下面就是什么样儿。

没想到今天在姜卫家这个狗东西的密室里也算见识了。

真的是上面什么样儿,下面就是什么样儿。

姜家上面是四间平房,下面也是四间平房。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放的东西不一样!

姜家上面看着挺平常的,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下面却不一样。

这里面整整齐齐的堆放着无数个大箱子,一个挨着一个,一眼看过去几乎找不到下脚的地方。

啧,姜卫家还真是没少贪。

姜清晚随机打开一个,只见里面摆放着整整一箱子的大团结,看起来崭新崭新的,像是刚从银行里面拿出来,就送到这里来了。

这可不止一万块了,这一箱子恐怕十万块都有了。

果然,要说赚钱的话,那还得是贪官污吏赚钱多。

姜清晚看完以后,毫不客气的把箱子挪到空间里,短时间内,她应该是不需要为生计发愁了。

别忘了,她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俗话说的好,苦大人不能苦孩子。

对于姜清晚来说也是这么回事,自己吃点苦头没什么,可不能让孩子也跟着自己一起吃苦。

那可就不对了!

这么多箱子,该不会全部都是大团结吧?

姜清晚这样想着,随即便打开接下来几个箱子,只见除了最开始的那箱子大团结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小黄鱼,也就是金条。

不知道的还以为姜卫家家里有矿,不然的话,这么多的金条打哪来的?

姜清晚本来以为姜明珠那些黄金首饰已经很多了,可在看到这么多的金条以后,才总算是发现还是自己的认知太过狭隘了。

不过,认知狭隘不狭隘的没关系,只要自己懂得收收收就行了。

姜清晚很快把箱子里的金条全部都转移到自己的空间里面,整个地下室也空了一大半。

剩下的那些箱子里装着的不是金条,而是一些名贵的布料,还有名人字画什么的。

像是蜀锦、宋锦、壮锦,还有一些手工刺绣之类的绣品。

也不知道姜卫家到底是从哪里搜罗来的,难怪人家都说,干什么就不缺什么,这话放在姜卫家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名人字画,那就更多了,上面还盖着大大小小的印章。

姜清晚粗略的看了一下,乾隆年间的?

姜卫家整出这么多的幺蛾子来,他会欣赏吗?

还是单纯的是附庸风雅,知道这些东西足够值钱,所以才留下来的?

姜清晚觉得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主要是姜卫家那个样子,实在也不像是会欣赏这些的宝贝的样子。

相反,他那个人,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市侩,让人看着就觉得讨厌。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这些东西并不是姜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