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1992年的春节刚过,正月初三,当年味还弥漫在宁家村的每一个角落时,宁方远已经收拾行装,踏上了返回京州的路途。临行前,母亲张莲往他的行李里塞满了家乡的特产:腊肉、香肠、花生糖...仿佛要将所有的关爱都装进行囊。

“到了省城好好工作,别忘了常回来看看。”母亲眼圈微红,不舍地叮嘱。

宁父宁山则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男儿志在四方,但成了家也要记得立业。你如今在省政府工作,是咱们全家的骄傲,但要记住,无论走多远,根都在这里。”

宁方远郑重地点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弟弟宁方平已经先行去了上海,按照宁方远的建议,准备购买股票认购证。临行前,兄弟俩通了个电话,宁方平兴奋地表示已经筹集了大量资金,就等着认购证开售。

回到京州,宁方远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关键的一年,邓公的南巡讲话如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作为分管国企改革工作的副省长秘书,宁方远忙得不可开交。

他协助刘长生起草了一系列贯彻落实南巡讲话精神的文件,参与制定了汉东省加快改革开放的若干措施。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刘长生看在眼里,对这位年轻秘书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越发赏识。

六月的一天,刘长生把宁方远叫到办公室:“小宁啊,你这段时间工作很出色,特别是关于开发区建设的那份报告,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宁方远谦逊地回答:“都是省长指导得好,我只是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刘长生摆摆手:“不必过谦。组织上决定给你加加担子,任命你兼任秘书二处副处长。文件已经下了,明天去报到一下吧。”

宁方远心中激动,但表面仍保持平静:“谢谢组织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省长的栽培。”

升职的消息传开后,宁方远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杨雪。电话那头,杨雪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行。不过...”她语气突然变得羞涩,“我爸说,既然你已经稳定下来了,咱们是不是该把婚事办了?”

宁方远会心一笑:“我也正有此意。你看什么时间合适?”

经过双方商量,婚礼定在六月的一个周末。虽然时间仓促,但在两家人共同努力下,一切筹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婚礼当天,京州大酒店宴会厅张灯结彩,喜庆非凡。宁方远穿着崭新的西装,精神焕发;杨雪身披洁白婚纱,美丽动人。双方亲友齐聚一堂,气氛热烈。

让所有宾客惊讶的是,婚礼上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长生亲自到场祝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赵立春也抽空前来,虽然只停留了短短十几分钟,但足以让全场轰动。

“方远啊,恭喜恭喜!”刘长生握着宁方远的手,亲切地说,“新娘子很漂亮,你小子有福气啊!”

赵立春也笑着说:“小宁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优秀年轻干部,如今成家立业,可喜可贺。祝你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两位省委常委的亲临,给足了宁方远和杨家面子。杨国栋高兴得合不拢嘴,在亲友面前倍感荣耀。他拉着宁方远的手说:“方远啊,看到你在单位这么受重视,我就放心了。小雪交给你,我一百个放心!”

婚礼上,宁方远看着身旁美丽的杨雪,心中充满幸福和感慨。从宁家村的穷小子到如今的省政府处长,娶得贤惠美丽的妻子,这一切仿佛梦境般不真实。但他知道,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婚后第二天,杨国栋将小两口叫到身边,拿出一串钥匙:“方远,小雪,我在京州给你们买了一套房子,算是给你们的结婚礼物。位置不错,离省政府也不远,你们有时间去看看。”

宁方远本想推辞,但转念一想,还是接下了钥匙:“谢谢爸,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他之所以没有拒绝,是因为心中有底。根据前世记忆,1992年发行的股票认购证将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收益率高达数百倍。弟弟宁方平按照他的建议,购买了大量的认购证,等到明年变现后,宁家也将成为千万富翁。到时候,他完全有能力回报岳父的厚爱。

新房位于京州市中心的一个高档小区,三室两厅,装修精致,视野开阔。站在阳台上,可以俯瞰京州的城市美景。杨雪高兴地在各个房间转来转去,已经开始规划如何布置新家了。

“方远,这间可以做书房,你晚上加班就不用去办公室了。”杨雪兴奋地说,“这间留给未来的宝宝,这间给来住的客人...”

宁方远从背后轻轻抱住妻子,感受着家的温暖:“都听你的。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婚后的生活甜蜜而充实。杨雪温柔贤惠,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她还在上海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但经常往返于沪宁之间,尽量兼顾家庭和事业。

宁方远的事业也步入快车道。作为秘书二处副处长,他参与了许多重要政策的制定过程,深得刘长生信任。经常陪同领导下基层调研,接触面越来越广,对省情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八月的一天,宁方远突然接到弟弟宁方平从上海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宁方平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抖:“哥!神了!真是太神了!认购证的价格已经开始飞涨了!咱们的投资翻了几十倍!”

宁方远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被这个数字震惊了:“具体什么情况?慢慢说。”

宁方平喘着气说:“现在黑市上认购证的价格已经涨到几千元一份了!而且还在继续涨!很多人都后悔当初没有多买。哥,你真是太有远见了!”

宁方远冷静地叮嘱:“记住我的话,至少持有一年。这才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涨得更高。”

“明白!我都按你说的做。”宁方平连连答应,“哥,这下咱们家真的发了!爸妈要是知道,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

挂掉电话,宁方远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京州的城市景象,心中波澜起伏。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机遇等待着他去把握。

晚上回家,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杨雪。杨雪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吗?那些认购证这么值钱?方平投了那么多,岂不是...”

宁方远点点头:“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是千万富翁了。所以爸给咱们买房子的情,到时候一定好好回报。”

杨雪温柔地靠在他肩上:“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一家人平安幸福。”

宁方远搂着妻子,心中充满感激。他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激领导的栽培,感激家人的支持,也感激两世为人的机遇。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这叶扁舟正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而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多的精彩还在后面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