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苏影的光芒太过耀眼。她的设计稿永远是全系传阅的范本,她的身边永远围绕着家境优渥的追求者,她可以为了买一支限量的画笔一掷千金,而姜念薇,却要为了下个月的生活费,在餐厅的后厨洗四个小时的盘子。
苏影对她的好,是真诚的,不含杂质的。她会把昂贵的颜料分给她一半,会把自己不穿的名牌衣服塞给她,会在她生日时送上最新款的手机。
可这份好,在姜念薇敏感而自卑的内心中,却逐渐变了味道。每一次的“分享”,都像是一次高高在上的“施舍”,每一次的“帮助”,都像是在提醒她有多么贫穷和不堪。
嫉妒的种子,从那时起,就在黑暗的土壤里,悄悄发了芽。她渴望成为苏影,甚至,渴望取代她。
(闪回二:裂痕的出现)
“AURA”创立初期,一间不足五十平米的工作室。
苏影沉浸在设计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而秦邵峰,则展现出了他惊人的商业天赋和社交手腕。他温文尔雅,谈吐不凡,很快就为工作室拉来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那个投资人,是个油腻的中年男人,在饭局上,总是有意无意地想把手搭在苏影的肩上。
苏影厌恶至极,当场就要发作。是秦邵峰,不动声色地隔开了她,然后端起酒杯,对那个男人说:“王总,我太太只懂设计,不懂应酬。这杯,我替她敬您。”
那天晚上回去,苏影抱着秦邵峰,由衷地感叹:“邵峰,有你在真好。”
她没有看到,当她沉浸在被保护的幸福中时,坐在副驾驶的姜念薇,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秦邵峰脸上那一闪而过的、极度压抑的屈辱和不甘。
姜念薇的心,在那一刻,被狠狠地刺痛了。她看到了秦邵峰完美绅士面具下的裂痕,也看到了自己一直渴望的机会。
从那天起,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在秦邵峰面前,展现出与苏影截然不同的一面。
苏影为了一个设计细节可以不眠不休,把所有商务会议都推掉。姜念薇就会默默整理好所有资料,替秦邵峰分忧,并温柔地说:“影影就是这样,你别怪她,她心里只有她的作品。”
苏影在应酬时滴酒不沾,神情冷傲。姜念薇就会在秦邵峰为难时,主动端起酒杯,替他挡酒,笑靥如花地说:“秦总海量,但也要保重身体。这杯,我替他喝了。”
她像一株依附着秦邵峰这棵大树生长的藤蔓,温柔、顺从,却又无孔不入。她从不说苏影一句坏话,但她的每一句话,都在衬托苏影的“不食人间烟火”和“不通人情世故”。
(现在:暗流涌动)
B轮融资发布会的前夜。
苏影还在工作室,对第二天要展示的“涅槃”系列做最后的调整。这是她呕心沥血的巅峰之作,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寓意着“AURA”的破茧成蝶。
她给秦邵峰打电话,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和兴奋:“邵峰,你来看看吧,太美了,我保证你会大吃一惊!”
电话那头,秦邵峰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辛苦了,我的女王。你先忙,我这边还有个重要的视频会议,晚点就过去。”
挂断电话,秦邵峰的办公室里,并没有什么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