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妈妈的“公益表彰”
妈妈因为“辰曦公益计划”,获得了“市级公益人物”的称号。颁奖那天,妈妈穿着简单的白裙子,上台时说:“这份荣誉属于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女儿林曦和儿子林辰,他们让我知道,爱可以传递,梦想可以分享。”台下,我和哥哥使劲鼓掌,眼泪差点掉下来。
第17章 爸爸的“公益回忆录”
爸爸把这些年做公益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里面记录了很多我们一家人的故事:第一次给非洲寄物资的紧张、收到非洲小朋友回信的开心、和志愿者一起克服困难的坚持。回忆录出版后,爸爸把稿费全部捐给了公益计划,他说:“这些故事,是我们家最珍贵的回忆。”
第18章 高考后的选择
高考结束,我填报了美术教育专业。我想以后做一名美术老师,去非洲教小朋友画画,把更多的爱和美好传递给他们。妈妈和爸爸都很支持我,妈妈说:“曦曦,只要是你喜欢的,妈妈都支持你。”哥哥也说:“以后我去非洲开足球训练营,你去教画画,我们一起为非洲的小朋友做事。”
第19章 大学的“绘画支教”
大学期间,每个假期我都会去非洲孤儿院做“绘画支教”。我教孩子们用画笔记录生活,画他们的家人、草原上的动物、梦想中的房子。有个叫卡姆的小男孩,画了一幅“我们一家人”,里面有我、哥哥、妈妈、爸爸,还有非洲的小朋友。他说:“林曦姐姐,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抱着他,心里满是温暖。
第20章 我们家的“幸福密码”
现在,我还在为去非洲教画画的梦想努力,哥哥在为他的足球公益计划忙碌,妈妈和爸爸依然在坚持公益。有人说我们家很“特别”——妈妈是冰山女神,爸爸很普通,我和哥哥皮肤是巧克力色。但我觉得,这份“特别”就是我们家的幸福密码:有爱,有梦想,有彼此,还有跨越肤色和地域的温暖。
每次视频,看到非洲小朋友笑着喊“林曦姐姐”,看到爸爸妈妈互相依偎的样子,看到哥哥在足球场上奔跑的身影,我就会想起妈妈说的话:“幸福从来不分肤色,不分外表,只要心里有爱,就是最好的家。”而我们家,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一个拥有“巧克力色”幸福的家。
第21章 大学的“中非绘画联展”
大二那年,我发起了“中非绘画联展”——收集国内大学生和非洲孤儿院孩子的画作,在学校和社区展出。为了找参展作品,我和社团同学跑遍了周边高校,还拜托妈妈联系非洲的志愿者帮忙收集孩子的画。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位观众站在非洲孩子画的“草原之家”前说:“这画里的快乐,一看就很真实。”联展结束后,我把所有画作做成画册,寄给了非洲的孩子们,他们收到后拍了集体照,照片里每个人都举着画册,笑得露出牙齿。
第22章 妈妈的“公益基金升级”
妈妈的“辰曦公益基金”有了更多人支持,她决定升级计划——在非洲建一所“艺术小学”,让当地孩子能系统学画画、学音乐。筹备期间,妈妈经常熬夜改设计图,有时我会陪她一起加班,给她泡杯热牛奶。有次我问妈妈:“妈妈,你不累吗?”妈妈放下笔,摸了摸我的头:“想到孩子们能在教室里画画,就一点都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