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惊讶地问:“江评委?怎么了?是味道……” 江屿摇摇头,没说话。他只是拿起旁边的评分牌,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将那个亮着“10”的数字,高高举了起来。 举得比任何一次都要高,都要坚定。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和我外婆……煮的味道一模一样。” 全场静默了一瞬,随即响起理解的掌声。 林晚看着他微红的眼眶,心里蓦地一软。她没想到,一碗简单的面,会勾起他这样的情绪。 录制结束,人群散去。 林晚正在后台收拾自己的刀具,一个身影挡在了她面前。 抬头,是江屿。 他已经卸了麦克风,换回了自己的卫衣,眼睛还残留着一点红痕,眼神却直直地看着她,不像台上时那样带着评委的距离感。 “林晚。”他叫她的名字,省略了“老师”二字。 声音有点闷,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我外婆,”他开口,声音不高,却重重砸在林晚心上,“去年走了。” 林晚动作停住,怔怔地看着他。 “你煮的那碗面,”他继续说,目光落在她脸上,像是在寻找什么,“汤的味道,面条的口感……甚至煎蛋的火候,都和她做的一模一样。”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 “我尝第一口的时候,还以为……还以为她又回来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怀念和失落,那种毫不掩饰的脆弱,让林晚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得厉害。 她看着他,少年平时总是带着笑意的脸上,此刻写满了真实的伤感。她忽然明白了他台上那个满分,和那句“外婆的味道”背后,藏着多深的感情。 她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一种母性的怜惜和共鸣油然而生。她几乎想伸出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几句。 但理智很快回笼。 她不能。 这种情感的链接太危险,太容易逾越界限。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强迫自己移开视线,声音尽量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刻意拉开的冷淡: “江屿,”她说,“谢谢你的认可。但是……” 她抬起眼,重新看向他,目光清晰而冷静: “我们不合适。”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骤然泼灭了空气中涌动的所有温情和感伤。 江屿愣在原地,眼中的脆弱和怀念尚未褪去,就被愕然和不解覆盖。 他看着她,像是没听懂这句话从哪里冒出来,又为何在此刻出现。5. 刻意的疏远
自那碗阳春面和那句直白的“我们不合适”之后,林晚开始有意识地躲着江屿。 录制时,她的目光不再与评委席有任何不必要的交汇。即使主持人cue到点评,她也只礼貌地看着主持人或其他评委,刻意忽略最右侧那道始终灼热的目光。 休息间隙,她不再留在公共休息区,而是要么回到独立的备餐间,要么就找个最不起眼的角落,拿出手机假装看得入神,隔绝一切可能的交流。 她把自己包裹在一个透明的壳里。 但江屿,却像一块彻底粘人的牛皮糖。 她的疏离和冷淡,似乎对他毫无影响。 她去食材间挑选下一轮要用的蔬菜,刚拿起篮子,一回头就发现他不知何时跟了进来,无比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篮子:“林老师,要拿什么?我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