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风卷着枯叶掠过京华大学的林荫道,把“优居校园”办公室的窗户吹得呜呜作响。林笑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报表,眉头拧成了疙瘩——十一月的净利润比上个月少了近三成,房源成交量跌了20%,连一向稳定的广告收入都缩减了。

“怎么回事?”他把报表往桌上一拍,纸张边缘被震得卷起,“北方工大刚上线时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就掉下来了?”

赵鹏缩着脖子,手里捏着保温杯,声音带着点哆嗦:“林哥,天冷了,租房的学生本来就少……而且,周边中介好像联合起来了,他们给房东的佣金涨了五个点,好多房东都把房源转到中介那边去了。”

“联合起来了?”林笑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他知道中介一直视“优居校园”为眼中钉,但没想到他们会用这种方式打压——平台给房东的信息费只有五十块一条,而中介的佣金是半个月房租,对那些高价房源来说,确实更有诱惑力。

周强从服务器机房回来,脸上带着霜气,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还亮着:“不止中介,我刚才查了,‘安居客’在北方工大周边加了推广预算,他们的APP首页全是定向广告,价格比我们低了10%。”

“他们这是想把我们挤出市场。”林笑的指关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寒冬本就是租房淡季,加上中介和大平台的双重夹击,这简直是要把“优居校园”往绝路上逼。

办公室里一片沉默,只有旧空调发出“嗡嗡”的运转声,却吹不出多少热气。孙悦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小声说:“要不……我们也涨点信息费?跟中介持平?”

“不行。”林笑想都没想就否决了,“我们的优势就是没有中介费,涨费等于自断手脚。”他站起身,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棉袄下摆扫过堆在地上的房源资料,发出哗啦的声响,“得想别的办法。”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昏黄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林笑突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墙角那堆还没来得及派送的新年挂历上——那是李哲拉来的赞助,某文具品牌印的,上面除了日期,还有“优居校园”的logo和租房小知识。

“有了!”他眼睛一亮,抓起一本挂历翻到十二月那页,“我们搞个‘暖冬租房节’!从现在起到元旦,凡是通过平台租房的租客,免押金;房东发布房源,不仅不收信息费,还送一本新年挂历——挂历上有咱们的广告,等于帮他们做宣传。”

“免押金?”周强皱起眉,“这风险太大了,万一租客损坏了房屋设施,跑了怎么办?”

“我们可以加个‘信用分’机制。”林笑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平台上完善学生信息,绑定校园卡和学生证,有过良好租房记录的加分,有违约记录的扣分。信用分高的才能免押金,低的还是要交,这样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李哲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计算:“免押金会损失一部分押金利息,但能刺激成交量;送挂历的成本不高,还能帮房东做推广……如果成交量能回升30%,总体算下来,应该不亏。”

“就这么干!”林笑拍板,把挂历往桌上一摔,“赵鹏,你负责联系房东,告诉他们送挂历的事,顺便把信用分规则讲清楚;孙悦,你去设计‘暖冬租房节’的海报,重点突出‘免押金’和‘学生专享’;周强,信用分的功能得麻烦你加一下,越快越好。”

“我去印传单!”李哲已经抓起了外套,“今晚就能印出来,明天一早去三个学校发!”

看着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办公室里的沉闷气氛一扫而空。林笑拿起一本挂历,指尖拂过上面印着的“优居校园”logo,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流——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这群人还在,就总有办法。

信用分功能比想象中难弄,周强熬了两个通宵才搭好框架。他把学生的租房记录、付款情况、房东评价都纳入评分体系,还对接了学校的征信系统,有过贷款逾期或违纪记录的,信用分会自动降低。上线那天,他顶着黑眼圈对林笑说:“这系统比想象中稳,你可以放心用了。”

林笑看着他眼里的红血丝,心里一阵发酸,把刚买的热豆浆塞到他手里:“先去睡会儿,剩下的交给我们。”

“暖冬租房节”的海报贴满了三个学校的公告栏,传单塞进了每个宿舍楼的门缝。红色的海报上,“免押金”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下面还画着一个戴着围巾的卡通学生,旁边写着“这个冬天,让租房更暖心”。

效果比预想中好。第一天就有五十多个学生咨询,二十多个房东打电话来要挂历。赵鹏和孙悦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要给房东解释信用分,一会儿要带学生去看房,连午饭都是在路边买个煎饼解决的。

林笑也没闲着,他跟着去看房,帮学生砍价,帮房东修坏掉的门锁——有个老太太的房门锁芯坏了,他跑了三家五金店才买到合适的,修好时满手都是油污,老太太非要留他吃饺子,说“比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还贴心”。

一周后,成交量果然回升了,虽然还没回到旺季的水平,但已经比十一月好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房东们对那个新年挂历很满意,有个开小卖部的房东甚至把挂历挂在了收银台后面,说“让来买东西的学生都看看,我这房子在‘优居校园’上挂着呢”。

就在林笑以为难关即将过去时,新的麻烦找上门了。

那天他刚送走一个租客,手机就响了,是北方工大的物业经理,语气很冲:“林笑!你们平台怎么回事?有个租客在小区里养宠物,把邻居的花盆都打翻了!房东找我们投诉,说要退租,还要你们赔偿损失!”

林笑心里咯噔一下:“不可能啊,我们的合同里明确写着‘禁止养宠物’,而且信用分系统也会记录……”

“什么信用分!人家就是养了!”经理不耐烦地打断他,“限你们三天内解决,不然我们就不让你们在小区贴海报了,还要向学校举报你们!”

挂了电话,林笑立刻查那个租客的信息——叫张远,北方工大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信用分很高,租房时还特意说过“自己爱干净,绝对不会养宠物”。

“去看看。”周强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手里拿着车钥匙,“正好我去那边调试服务器,顺路。”

两人开着周强那辆半旧的电动车,顶着寒风往北方工大赶。路上,林笑给张远打电话,对方却一直不接,只回了条短信:“我在考试,晚点说。”

到了小区,物业经理把他们领到3单元5楼。还没进门,就听见屋里传来“喵呜”的叫声。房东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你们自己看!我这沙发被抓得全是印子,阳台的花盆碎了三个,地板上全是猫毛!”

林笑推门进去,只见客厅里果然有只橘猫,正趴在沙发上舔爪子,地上散落着猫粮袋,沙发扶手被抓出了好几道深痕。张远不在家,书桌上还放着打开的课本,看样子是真的去考试了。

“这……”林笑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反复看了合同,张远确实签了“禁止养宠物”的条款,信用分系统里也没有不良记录,怎么会突然养起猫来?

周强蹲下身,看着橘猫脖子上的项圈,上面挂着个小牌子,写着“小橘”。他突然指着项圈上的二维码:“扫一下看看。”

林笑掏出手机,扫了二维码,跳出来的是一个宠物救助平台的页面,上面写着:“小橘,三个月大,被遗弃在北方工大南门,已接种疫苗,求好心人收养……”发布时间是三天前。

“原来是救助的流浪猫。”林笑心里的火气消了一半,但还是很生气,“就算是救助的,也不能违反合同啊。”

房东在旁边冷笑:“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要么他立刻把猫弄走,赔偿我的损失;要么你们平台赔,不然这房子我不租了,押金也别想要!”

林笑和周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无奈。他们找到张远的辅导员,才联系上他。张远赶到时,眼睛红红的,看到橘猫就忍不住掉眼泪:“我……我看到它在寒风里发抖,太可怜了,就想暂时收养,等找到合适的人再送走……没想到它这么调皮……”

“你知不知道这违反了合同?”林笑的语气很严肃,“房东的损失怎么办?”

“我赔!我一定赔!”张远连忙说,从口袋里掏出钱包,里面只有几张十块的纸币,“我现在钱不够,能不能下个月用生活费还?”

看着他窘迫的样子,林笑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张远不是故意的,只是心太软。他转向房东:“大哥,损失我们平台先垫着,你看这些划痕和花盆,一共多少钱?”

房东数了数,报了个数:“沙发修补要两百,花盆三个一百五,一共三百五。”

林笑从钱包里掏出三百五十块递给房东,又对张远说:“猫我们帮你找领养人,这几天先放我办公室,你赶紧找地方把猫送走,不然下次就真的帮不了你了。”

张远连连点头,眼里含着泪:“谢谢林哥,谢谢周哥……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回去的路上,寒风更冷了。周强突然说:“其实……我们可以加个‘允许养宠物’的房源标签。”

林笑愣了一下:“你是说……专门设一类可以养宠物的房子?”

“嗯,”周强看着电动车前灯照亮的路,“很多学生喜欢宠物,也有很多人想救助流浪动物,这其实是个需求。我们可以在合同里加条款,比如‘宠物需接种疫苗’‘损坏物品照价赔偿’,既能满足需求,又能规避风险。”

林笑看着路边蜷缩在纸箱里的流浪猫,突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想起张远掉眼泪的样子,想起那个养了橘猫的房东老太太,心里突然暖暖的:“行,回去就加这个功能。”

他们把小橘带回办公室,赵鹏和孙悦立刻找来了纸箱和旧衣服,给它做了个窝。李哲还特意去买了猫粮和猫砂,小橘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给沉闷的寒冬增添了不少生气。

三天后,“允许养宠物”的房源标签上线了。没想到刚上线就有很多房东咨询,有个老太太说:“我儿子在外地,我一个人住太孤单,要是租客能养宠物,热闹点也好。”

更意外的是,有个宠物用品店主动联系他们,说想在平台上打广告,还愿意赞助“暖冬租房节”的奖品。林笑看着后台新增的房源和广告订单,突然觉得,那些看似麻烦的问题,其实藏着新的机会——就像寒冬里的火种,只要用心呵护,就能燎原。

圣诞节那天,办公室里挂满了李哲剪的雪花剪纸,小橘趴在周强的键盘上睡觉,赵鹏和孙悦在统计“暖冬租房节”的成交量,林笑则在给母亲打电话。

“妈,我们平台挺好的,这个月赚了不少呢……您和爸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妹妹的学费我已经打回去了,让她好好学……”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个冬天很难,但只要身边有这群人,有小橘带来的温暖,就一定能熬过寒冬,等到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