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夏的心跳漏了一拍。小宝?三年前她离开孤儿院时,小宝被领养了,听说去了国外。
她鬼使神差地回了句:“怎么联系?”
对方秒回:“老地方,老时间。”
周三晚上,宋知夏换了身黑衣服,蹲在孤儿院后墙。月亮又大又圆,照得墙根的野菊发白。
“小夏。”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宋知夏转身,看见张奶奶拄着拐杖,手里拎着个布包。
“小宝没被领养。”张奶奶把布包塞给她,“他亲爸是江迟的表哥,去年车祸没了。江迟把他接走了,说是要亲自照顾。”
宋知夏手一抖,布包掉在地上。里面掉出张照片——小宝趴在钢琴上,手腕上戴着那串檀木手串。
“江迟每周三都来,陪他弹琴。”张奶奶叹气,“那孩子可怜,总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宋知夏蹲下来捡照片,眼泪砸在照片上。她想起江迟说过的话:“我妈在我十岁时去世了,我爸再婚那天,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三天。”
原来他不是没心没肺。原来他也会疼。
“小夏,”张奶奶拍她肩膀,“你当年总说想当编剧,写我们孤儿院的故事。现在……还写吗?”
宋知夏抹了把脸,把照片塞进胸口:“写。”
那天之后,她每天写五千字。在便利店值夜班时,趴在收银台上写;当群演时,躲在道具间写;甚至在被房东赶出去的那晚,蹲在楼梯间写。
她写主角“顾沉”,表面是顶流,私下每周三去孤儿院陪生病的孩子;写他怕黑,床头永远亮着小夜灯;写他说“等红了,要建最大的孤儿院”。
第四年冬天,她在旧手机里翻到条已删除的短信。
发件人:江迟。
时间:2022年12月24日。
内容:“小夏,今天小宝问我妈妈在哪,我没敢说。他手腕上的檀木串是你送的,对吗?”
宋知夏盯着屏幕,眼泪把手机屏糊成一片。原来他记得。原来他一直记得。
第五年春天,她投了三十家影视公司。第31家回复:“剧本很好,我们买了。”
签合同那天,小芸举着奶茶冲进来:“快看热搜!江迟的新电影票房破十亿,说要感谢经纪人周瑶!”
宋知夏的手一抖,奶茶洒在合同上。她看着“周瑶”两个字,突然笑了:“小芸,帮我买张去北京的机票。”
“你不是说不回去了?”
“回去。”宋知夏把合同拍在桌上,“这次,我要让他记住我。”
第三章:《星辰孤儿院》开机
“叮——”
宋知夏的邮箱弹出新邮件,发件人是“星耀传媒”。
“《星辰孤儿院》项目通过,投资方指定你为编剧。”
她盯着屏幕,手指发抖。五年前在孤儿院帮张奶奶照顾的孩子里,有个总躲在柱子后哭的小男孩,如今成了星耀传媒的太子爷。
开机仪式在郊区影视城举行。宋知夏穿着白衬衫黑西裤,站在红毯中央。记者举着相机喊:“宋小姐,听说您的剧本是根据江迟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她笑了笑:“只是巧合。”
导演拍了拍她肩膀:“小宋啊,你这剧本太真实了。顾沉每周三晚七点去孤儿院,怀里抱着穿病号服的小孩——这细节,跟江迟的行程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