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话音落下,茶室内有片刻的安静。几位茶客都略带惊讶地看向我,包括燕怀瑾。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几分好奇和欣赏:“这位姑娘倒是见识不凡。此茶确实娇贵,对水温的讲究,知之者甚少。”

我心中微喜,面上却故作谦逊地垂下眼帘:“世子过奖了,不过是偶闻轶事,班门弄斧了。”

“姑娘过谦了。”燕怀瑾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好感,“不知姑娘对茶道亦有研究?”

“略知一二,不敢称研究。”我顺着他的话,将自己所知关于茶道的一些雅致见解,用柔和舒缓的语调娓娓道来。我刻意引经据典,却又不过分卖弄,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才女风范。

燕怀瑾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附和,甚至主动与我探讨了几句。我能感觉到,他对我投来的目光中,欣赏之意又增添了几分。

品茶会结束后,我并没有急于求成地缠着他,只是在他离开时,与他礼貌地道别,目光接触时,送上一个含蓄而略带羞怯的微笑。他亦回以温和的颔首。

【目标人物燕怀瑾好感度+5。当前好感度:15。请宿主继续保持。】系统的提示音让我稍稍松了口气。开局不错。

初战告捷,我信心倍增。接下来几天,我更是绞尽脑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偶遇”燕怀瑾。

我知道他常去别院的藏书楼,便也时常“恰好”在那里流连。我会“不经意”地抽出一本与他正在翻阅的书籍相关的典籍,在他身旁轻声阅读;或是在他离开时,“偶然”掉落一方绣着清雅诗句的帕子。

一次,我见他正对着一幅古画凝神,便走上前去,轻声道:“这幅《秋山问道图》,笔意萧散,墨色浑厚,尤其是这远山的处理,虚虚实实,颇有倪云林的风骨。”

燕怀瑾再次露出惊讶的神色:“姑娘也懂画?”他看向我的眼神,探究中带着更多的兴味。

“不敢说懂,只是家父曾收藏过几幅倪迁的画作,耳濡目染,略知皮毛。”我巧妙地给自己塑造了一个颇有文化底蕴的出身,“观此画,意境高远,但晚辈总觉得,这山中隐士的眼神,似乎少了些许超然物外的寂寥,多了几分入世的忧虑,不知世子以为如何?”

我提出了一个略有争议的观点,旨在引发讨论。果然,燕怀瑾被勾起了谈兴,与我就在画前探讨起来,从画风到画意,从作者生平到时代背景,相谈甚欢。他学识渊博,引经据典,让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同时也暗自庆幸系统灌输的知识足够扎实。

【目标人物燕怀瑾好感度+10。当前好感度:25。】

好感度在稳步提升,但我内心的焦急却并未减少。时间一天天过去,任务期限像悬在头顶的利剑。燕怀瑾对我确实比对旁人更温和,更有耐心,甚至会主动与我交谈。但他身边永远不乏倾慕者,那些出身高贵的千金小姐们,像蝴蝶一样围绕着他。他对她们,也同样是彬彬有礼,温和相待。

这种“不拒绝”的态度,恰恰最是磨人。他从不给我明确的希望,也从不将我推开,仿佛我只是他众多欣赏者中,比较特别的一个而已。这种若即若离,让我无法判断攻略的真正进展,只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不断逼迫自己展现更多才华,制造更多“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