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工地参观,了解水电站的建设过程。
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工地,他正好在指挥工人们搬运材料。
看到我们,他停下手中的工作,忙阻止我们前进,微笑着走过来。
“欢迎欢迎,小朋友们,今天来参观我们的工地,啊…,前面正在施工,安全第一,只能在这观看,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给你们解答。”他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丝笑意。
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他耐心地一一解答。
我站在一旁,看着他和孩子们互动,心里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一位胖嘟嘟的小男孩,顺手把在路边摘的野花,戴在了他的耳朵上,这一幕把我逗笑了。
无意间四目相对,他也含蓄地笑了起来。
参观结束后,他送我们回到学校。
临走时,他朝我点了点头,说:“林老师,孩子们都很可爱。”
我微微一笑,回应道:“谢谢你们的付出,也希望你们工程能顺顺利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似乎有了某种微妙的联系。
我开始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也总是热情地回应我。
我们的话题从水电站的建设,到村里的风土人情,再到外面的世界。
我发现,他不仅技术精湛,而且知识渊博,对世界有着自己的见解。
而且他年纪轻轻去过好几个大城市,这让我羡慕不已。
我问他是否也上过大学,他说“没有,技术早些年是有师傅带,理论知识都是他自学的。”
那一刻,我打心底敬佩他。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
他经常来学校找我,有时候是送一些工地上的小工具给孩子们,有时候是和我一起讨论教学方法。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有一次,他邀请我去工地参观。
那天,阳光明媚,我们走在工地上,他详细地给我介绍每一个环节。
我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问他一些问题。
他总是耐心地解答,还用手势比划着,让我更好地理解。
“晓晓,你知道吗?这个水电站建成后,不仅能解决我们乡镇的用电问题,以后家家都能用上电,还能看电视,用上城里人用的电饭锅,洗衣机……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他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我点了点头,心里也充满了自豪。
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憧憬。
“李明,你真的很厉害。”我由衷地说道。
他笑了笑,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你也不赖,读完大学,还返乡教书,能教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
我有些羞愧的低着头,笑笑缓解尴尬。 我没告诉他,我是迫于无奈才回的乡下。
我们的对话被一阵笑声打断,原来是工人们在不远处开玩笑。
他转过身,朝工人们喊道:“别闹了,好好工作!”
工人们看到我们,纷纷朝我们点头致意。我看着他,心里充满了温暖。
他不仅在工作上认真负责,还深受工人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