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起一个细节:李薇有轻微的强迫症,她书架上的书总是按颜色和高度排列得一丝不苟。唯独那本厚重的《经济学原理》,它的书籍颜色与旁边几本深蓝色封皮的书格格不入,却硬是被塞在其中。以前我只当是她随手一放,现在想来,或许是她需要频繁取出它,又不想让它显得太突兀。我的目光再次扫过那个书架。强迫症……颜色……高度……那本深蓝色书籍中的《经济学原理》像一道疤痕破坏了整体的和谐。我伸手去抽,书却卡得很紧。我稍微用力,才发现它不是按顺序摆放的,而是被硬塞进去的。书被抽出的瞬间,一本夹在它和旁边书籍之间的黑色日记本,失去了支撑,滑落出来,掉在我的脚边。果然在这里。我强压住立刻翻阅的冲动,将它悄悄塞进我的背包。直到警察和法医全部离开,宿舍重归死寂,我才反锁上门,戴上准备好的手套,郑重地打开
第一页的日期是三个月前,正是那件事发生的日子。
「林晓越来越耀眼了,我必须做点什么...」日记的开头这样写道。
我继续翻看,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仿佛要挣脱肋骨的禁锢。日记里的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密密麻麻地扎进我的眼睛。起初是震惊于她对我病态的嫉妒,随后是冰冷的恐惧——三个月前那个夜晚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她以炫耀般的笔触记录下来。而当看到「他愿意为我做任何事」时,一股灼烧般的愤怒终于冲垮了恐惧的堤坝。原来我的人生,我的痛苦,只是她笔下的一场实验,一个笑话。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最后几页:「有人知道了那件事...我收到匿名信,要求见面...我害怕极了,如果是林晓知道了真相...」
日记在昨天戛然而止。
我坐在床沿,头脑飞速运转。有人知道李薇对我所做的一切?这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威胁李薇?
更重要的是——如果警察发现这本日记,我的杀人动机就再明显不过了。
正当我考虑如何处理日记时,宿舍门被敲响了。我迅速将日记本塞进我的背包,打开门,外面站着的是学生会主席陈浩和我的前男友赵明。
「林晓,我们听说李薇的事了...你还好吗?」陈浩的眼神中充满关切,而赵明则显得有些不自然。
「我还好,只是...太突然了。」我仔细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陈浩是李薇的公开追求者,尽管李薇多次拒绝他,他仍不死心。而赵明,三个月前正是他与我分手,理由是他觉得我「太复杂」。现在回想,那正是在李薇设计陷害我不久后。
「警察有说什么吗?他们觉得是...意外还是?」赵明问道,声音有些紧张。
「他们还没下结论。」我简短回答,注意到赵明额角渗出的细汗。
为什么他如此紧张?难道他只是因为前女友的室友死亡而感到不安,还是另有原因?
当他们离开后,我打开手机,查看宿舍楼的群聊。已经有各种关于李薇死因的猜测流传开来——自杀、意外、甚至他杀。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匿名用户发的模糊照片,显示昨晚十一点左右,一个身影从宿舍楼后的消防梯爬上来。
那个背影,莫名地眼熟。
我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警察迟早会发现李薇对我所做的一切,届时我将成为头号嫌疑人。而真凶——如果真有真凶——正逍遥法外,甚至可能还在暗中观察着我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