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武庙
五台山玄武庙的腾云大师坐化时发生了许多怪事。
比如山林中隐约传出的虎啸声,山脚下村落中突然有巨蟒出没·····
这引起了当地村民们极大的恐慌,纷纷涌入玄武庙焚香祷告,祈求已经圆寂的腾云大师能够保佑他们平安。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做法并无多大效果。
看着往日门可罗雀的玄武庙骤然热闹起来,庙中唯一的和尚戒色师傅只是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说罢继续默默地扫他的地,诵他的经。
戒色师傅是腾云大师唯一的徒弟。
坐化前,特意将他痛苦纠结的大半生都一一告诉了戒色。
最后在一句“老衲苦修一生,终究还是念念不忘,注定无法成佛了。”的遗憾中闭上了眼。
说来也奇怪,这五台山的玄武庙历来就只有两个和尚,一个师傅带着一个徒弟。
平日里既不举办法会接受布施,也不下山化缘,只一师一徒日日诵经念佛苦修而已。
没人知道戒色师傅年纪多大,单从面相上来看,也不过二十五六岁左右。
年轻的戒色师傅接掌了庙门,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再找一个徒弟,重新恢复玄武庙一师一徒的状态。
但是找个徒弟并不容易。
这年头,正值大明盛世,宣德皇帝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少有人愿意主动出家当和尚。
尤其是他们玄武庙的苦修和尚,平日里根本没有香火,又不能下山,所以更是无人问津。
回想当年的自己,孤苦伶仃的一个幼童,在五台山下快要饿死之时,幸被腾云大师所收养。
后来在玄武庙中随师傅修了十余年才下山。
至于下山的原因,据师傅所说,是为了增长徒儿的见识。
在山下待了一个白天,回到玄武庙中后,腾云大师才正式给他取了一个法号“戒色”。
所以,戒色要想找到一个徒弟,非得下山不可。
只有在山下,才有可能遇到像曾经的自己那样的孤儿。
毕竟就算是盛世,总还是有孤苦之人。
但戒色所惧怕的,也正是下山,这已成为了他的心魔。
这心魔是腾云大师圆寂前的那次临别遗言给他种下的。
所有的故事,还要从腾云大师还是个小沙弥时的一次下山经历说起。
2.缘初起
腾云小沙弥和师傅悔可大师在五台山顶的玄武庙修行十余载后一同下山。
腾云三岁时便和师父上山,对山下的许多事物一窍不通,连最基本的牛马鸡犬都不认识。
悔可大师耐心地教他认识山下的事物。
“这是牛,人们用来耕田。”
“这是马,人们用来骑。”
“这是鸡和犬,人们用来报晓和看门。”
这时一个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走过,腾云从未见过女人,连忙问师父,“师父,这是什么?”
悔可大师怕他动了凡心,解释道:“这个叫老虎,人如果靠近她,会被吃掉,尸骨无存。”
吓得小腾云连连闪躲,不敢再看那女子一眼。
这女子也听到这老和尚称她为“老虎”,也不恼怒,只转头对着小腾云做了个鬼脸。
吓得小腾云惊叫着跑开了,那叫一个屁滚尿流。
晚上回到玄武庙,悔可问小腾云,“今天白天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