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怎么办?” 王翠花问,“没有能干的人,光咱们俩也不行啊。”

夏侯澹思索了一会儿:“我有个办法,明天早朝的时候,我把旱灾的事说出来,让他们想办法。要是他们想不出来,我再提启用周大人和李大人,到时候他们就没话说了。”

“这主意好!” 王翠花眼前一亮,“到时候看他们还怎么反对!”

第二天早朝,夏侯澹果然把旱灾的事摆到了朝堂上。

“诸位爱卿,” 夏侯澹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底下的大臣,“据钦天监观测,今年夏天恐有大旱,粮食收成堪忧,百姓可能会流离失所。你们有什么应对之策,尽管说出来。”

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说话。他们平时只会拍马屁,真遇到事了,一个个都蔫了。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白胡子老臣站出来,慢悠悠地说:“陛下,天灾乃是上天示警,臣以为,陛下应当焚香祭天,祈求上天降雨,同时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祭天?” 夏侯澹冷笑一声,“要是祭天有用,去年的旱灾怎么没解决?百姓还不是照样饿肚子?”

老臣被噎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

又有一个大臣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可以派人去各地征集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征集粮食?” 夏侯澹挑眉,“现在距离夏天还有三个月,各地的粮食也不多,征集过来,够多少人吃?到时候百姓没了粮食,还不是照样造反?”

这个大臣也低下头,不敢说话了。

夏侯澹看着底下一群束手无策的大臣,语气变得严厉起来:“你们平时拿着朝廷的俸禄,享着荣华富贵,关键时刻却一点用处都没有!难道要朕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国家灭亡吗?”

大臣们吓得赶紧跪下:“臣等无能,请陛下恕罪!”

夏侯澹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朕知道你们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能力有限。朕这里有两个人选,或许能解决旱灾的问题。前户部尚书周大人,精通财政,善于筹集粮草;前兵部侍郎李大人,熟悉各地情况,能组织百姓抗旱。朕想把他们召回来,委以重任,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之前反对的那几个老臣,这会儿也没话说了,毕竟现在确实没人能解决问题,要是再反对,就是跟国家过不去了。

“陛下英明,” 一个大臣率先开口,“周大人和李大人确实有能力,启用他们,是国家之幸。”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陛下圣明!”

夏侯澹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把这事搞定了。“好,那朕就下旨,召周大人和李大人即刻回京任职。”

散朝后,夏侯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翠花。

“太好了!” 王翠花高兴得跳起来,“有周大人和李大人帮忙,抗旱的事就有希望了!”

“不过还不能高兴得太早,” 夏侯澹提醒她,“周大人和李大人被贬了好几年,不知道现在愿不愿意回来,而且就算他们回来了,也需要时间熟悉情况。咱们还得继续找耐旱作物,不能松懈。”

“我知道,” 王翠花点头,“我已经让宫人和侍卫继续打听了,说不定很快就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