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翻开账本,直接翻到第三页,指着上面的字迹说:“这是我太爷爷当年买这碗的记录,上面写着‘民国二十三年,从李老三处购得元青花碗一只,价大洋五十’,还有李老三的签名和手印。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查民国时期的古玩交易档案,李老三在当时可是咱们这有名的古董商,很多老玩家都知道他。”
账本上的字迹是毛笔写的,工整有力,还盖了个小小的私章,一看就是老物件。假鉴宝师凑过去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了,眼神躲闪着不敢再看,手里的放大镜差点掉在地上:“这、这账本也是假的!说不定是你找人仿的!”他的声音都在发颤,显然是没料到苏晓还有这一手。
“是不是假的,问问这位专家就知道了。”人群里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大家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老人走了进来,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还拿着个公文包——正是市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专家刘教授,很多常来古玩街的人都认识他。
原来刘教授今天刚好来古玩街考察,想看看有没有民间的老物件,刚走到街口就听见这边热闹,过来凑个热闹,没想到正好撞见这一幕。
刘教授挤到前面,先是跟周围人点了点头打招呼,然后接过苏晓手里的账本,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他翻页的动作很轻,生怕弄坏了账本,看了一会儿,又拿起瓷碗,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筒照了照碗身,摸了摸碗底的胎质,眼睛瞬间亮了。
“这账本是真的!”刘教授放下账本,激动地说,“上面的字迹是民国时期的毛笔字,用的是老墨,私章也是李老三的——李老三我知道,民国时期咱们这的古董商,信誉很好,他卖的东西都是真的。这碗也没问题,你看这釉色,虽然亮,但那是因为保存得好,老瓷的温润感还在;青花的晕散有层次感,胎质细腻,碗底还有隐约的官窑款识,确实是元代青花缠枝莲纹碗,就算有残,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假鉴宝师一听这话,脸瞬间白得像纸,转身就要跑——他哪里懂什么鉴定,就是个被王老板雇来的托儿。可刚跑到门口,就被两个穿警服的人拦住了——原来苏晓刚才偷偷录视频时,顺便报了警,说有人冒充专家诈骗,警察刚好赶到。
“同志,我们接到报警,有人涉嫌冒充专家诈骗,请跟我们走一趟。”警察亮出证件,直接把假鉴宝师带走了。
王老板见状,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着:“不可能……这碗怎么会是真的……”他还想狡辩,可刘教授手里的鉴定结果摆在那,苏晓手机里的视频也录着他压价、雇托儿的全过程,他根本没法抵赖。
5 博物馆求购,竹筐藏新线索
警察把假鉴宝师和王老板都带走了,临走时还跟苏晓说,后续会联系她做笔录,让她保管好瓷碗和账本,这些都是证据。围观的人见没热闹看了,也渐渐散去,临走前还不忘跟苏晓说“小姑娘好样的”“别让坏人欺负了”。
店里终于安静下来,刘教授还在捧着瓷碗看,眼神里满是喜爱,嘴里不停赞叹:“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元代青花本来就少,还是官窑的,就算有残,也极具收藏价值。”他看了一会儿,才想起苏晓,转头对她说:“小姑娘,这碗太珍贵了,我们博物馆想收购,你看怎么样?我们愿意出八十万,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高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