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母的脸瞬间绿了,伸手就要抢烟袋:“你这小骗子还学会讹人了?这破烟袋顶多值五块!”
“值不值,打个电话就知道。”苏晓往后退了一步,掏出手机按亮屏幕,故意把通话记录里“市博物馆鉴宝热线”的号码露出来——那是上一世她走投无路时存的,当时想鉴定奶奶留下的旧物件,结果还没等打电话,东西就被亲戚们分光了。
大伯盯着手机屏幕,脸色变了变,拉了拉大伯母的袖子:“算了算了,跟个丫头片子较什么劲。”可苏晓分明看见,他盯着竹筐的眼神里,藏着一丝阴狠,像盯着猎物的狼,那眼神让她想起上一世,他骗她签字卖老屋时的模样。
苏晓抱着竹筐,转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看了一眼奶奶的遗照,照片上的奶奶笑得很温和,仿佛在说“晓晓做得好”。苏晓攥紧筐沿,心里默念:奶奶,您放心,这一世我一定护好您的东西,一定让那些欺负过我们的人,付出代价。
2 古玩街叫板,破碗藏百万
古玩街的青石板路被太阳晒得发烫,苏晓抱着竹筐,沿着路边的树荫走。街上很热闹,摊主们有的在摆弄瓷器,有的在跟顾客讨价还价,空气中飘着檀香和旧木头的味道——这味道让她想起奶奶的房间,奶奶总喜欢在抽屉里放一小截檀香木,说能防虫。
她直奔街尾的“老王古玩店”——上一世,就是这老狐狸用五十块骗走了她的家传玉佩。那玉佩是奶奶给她的成年礼,玉质通透,雕着一只展翅的小凤凰,凤凰的羽毛纹路清晰可见。当时她急着凑钱给奶奶看病,王老板假装好心,说“这玉佩是合成玉,最多值五十块,我可怜你,才收的”,结果转头就把玉佩卖给了一个收藏家,卖了十万块。苏晓后来在一本古董杂志上看到那玉佩的照片,才知道自己被骗得多惨,可那时候奶奶已经走了,她连讨说法的力气都没有。
古玩店的门是敞开的,王老板跷着二郎腿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手里盘着一对核桃,核桃被盘得油光锃亮,发出“咯吱咯吱”的响。他看见苏晓抱着个竹筐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小姑娘,来卖东西啊?先说好,太破的我可不要,我这店虽小,也是做正经生意的。”
苏晓把竹筐放在柜台上,从里面拿出那只铜烟袋,轻轻放在王老板面前:“王老板,您看看这烟袋能值多少?”
王老板终于抬起头,眯着小眼睛扫了眼烟袋,手指捏着烟袋杆翻了翻,又用指甲刮了刮烟嘴,嘴角瞥到了耳根:“这玩意儿啊,我收多了。紫铜杆是真的,但年份浅,也就几十年;烟嘴是乳化玻璃的,不是玉——你看这纹路,一看就是机器压出来的。五十块,不能再多了,我这还是看你小姑娘不容易,才给这个价。”
他说这话时,眼神躲闪了一下,手指在烟嘴处蹭了蹭,显然是认出了烟嘴的材质。苏晓立刻就知道——他在撒谎。果然,竹筐上的荧光弹幕又跳了出来,还是淡蓝色的字,比刚才更亮了些:【警告!奸商睁眼说瞎话!烟袋是清代中期的,烟嘴是和田玉籽料,市价五万+!上一世他骗你家传玉佩,这次别客气,直接开怼+录视频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