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睁开眼的瞬间,眸中是一片全然陌生的茫然,带着野兽般的警惕。待看清床畔坐着的是个眉眼温婉、气质清雅的女子时,那警惕才稍稍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不解。

“你……是谁?”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这……是哪里?”

苏云锦心中一叹,柔声道:“这里是宛城苏家。我姓苏,名云锦。你在城外受了重伤,昏倒在我家后门,我便将你救了回来。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从哪里来?”

男人蹙紧眉头,努力回想,额角立刻传来一阵尖锐的痛楚,让他闷哼一声,脸色更白。脑海中混沌一片,除了几个模糊的、充斥着刀光剑影和呼喊声的碎片,再无其他。

他摇了摇头,眼神空洞:“不记得……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果然如此。苏云锦看着他因痛苦而紧握的拳头,和那双失去记忆后显得格外脆弱无助的眼睛,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想不起便先不想了,养伤要紧。”她将温好的药端到他面前,“你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只有一块质地上乘的玉佩,刻着个‘琰’字。你若愿意,我便暂时唤你‘阿琰’,可好?”

阿琰。男人默念着这个名字,陌生,却奇异地带来一丝安定。他看着眼前女子清澈的眸光,那里面有关切,有怜悯,独没有算计和鄙夷。他点了点头,低声道:“多谢……苏小姐救命之恩。”

从此,苏家便多了一位名叫“阿琰”的客人。

阿琰的身体底子极好,恢复得比孙大夫预想的快得多。不出半月,已能下地行走。他话很少,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待在厢房里,或是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着天空出神,眉宇间总凝着一抹化不开的郁色。

苏云锦发现,阿琰虽失忆,但言行举止间透出的教养却绝非寻常百姓。他用餐时姿态优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气度,甚至让前来挑衅的苏家旁支子弟都自觉矮了三分。有次账房先生算账遇到难题,他路过瞥了一眼,竟随口指出了关键所在,算法之精妙,令老账房咋舌。

这更坐实了苏云锦的猜测:阿琰绝非池中之物。

苏家绸缎庄的生意近来遇到了麻烦。对头的“锦绣阁”不知从何处得了一批新颖的苏杭花样,抢走了不少客源。几位老掌柜急得团团转,苏云锦也连着几日愁眉不展。

一日傍晚,苏云锦正在书房对着几卷过时的花样册子发愁,阿琰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或许……可以试试这个。”他将一张墨迹未干的宣纸轻轻放在书桌上。

苏云锦低头一看,顿时怔住。纸上画的是一幅缠枝莲纹的草图,但与传统样式不同,这莲花形态更加飘逸灵动,枝叶缠绕间暗合如意云纹,既雅致又不失吉祥寓意,线条流畅,构图新颖,竟是前所未见。

“这是……你画的?”苏云锦难以置信地看向阿琰。

阿琰微微颔首,眼神有些游移:“隐约记得……似乎见过类似的。不知是否合用。”

苏云锦如获至宝,立刻唤来绣娘中的好手,连夜赶制样本。新花样一推出,果然大受欢迎,苏家绸缎庄的生意顿时回暖,甚至比之前更红火。

此事之后,苏云锦对阿琰愈发看重,不仅让他参与一些生意上的讨论,生活上也关照有加。阿琰似乎也渐渐从失忆的阴霾中走出,开始主动为苏云锦分忧。他心思缜密,眼光独到,几次帮苏云锦识破了对手设下的商业圈套,避免了不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