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尤今熹抱着琴盒,穿过嘈杂的后台,储物区已经被各种道具堆得满满当当,她只好继续往更衣室方向走。

转过一个堆满服装架的拐角,她听到几个女生兴奋的窃窃私语。声音是从更衣室旁的休息区传来的,那里临时摆放了几张沙发和茶几,供重要演员休息。

“顾扬刚才主持的样子太帅了,声音也好好听!”一个扎着高马尾的舞蹈队女生捧着脸说。

“我觉得蒋灵泽更有魅力好吗?弹钢琴时那种高冷禁欲的感觉...”她的同伴反驳道,“而且人家专业水平是真的强。”

“要我说,艺术团跳现代舞的徐子谦也不错啊,那个腹肌...”第三个女生加入讨论,引发一阵压低的笑声。

尤今熹本想快步走过,却听到一个关键信息。

“哎,说到顾扬,”一个女生突然压低了一点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兴奋,“我听外联部一个跟他关系不错的学姐说,他寒假又要去瑞士滑雪了。好像还是那个什么圣莫里茨!年年都去,真羡慕死了!”

“瑞士?!我的天!那地方消费,啧啧,不愧是顾家少爷。”

“对啊,据说他家的私人飞机直飞过去,滑完雪还能去苏黎世购物,这才是人生啊!”

“演员们先别急着走,大家辛苦了!大合照!所有演职人员大合照!”文艺部部长的喊声适时响起,盖过了女生们的议论。

后台又热闹起来,尤今熹跟着蒋灵泽走上舞台。

舞台中央已经站了不少人,大家自动按节目类别和身高找位置。尤今熹和蒋灵泽作为器乐类代表,被安排站在了中后排。

闪光灯频频亮起,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学生会的宣传部成员们跑前跑后,从不同角度记录着这重要的时刻。

大合照结束后,人群并未立刻散去。相熟的同学、同一个社团的伙伴、或者仅仅因为刚才表演互相欣赏的演员们,纷纷开始三三两两地合影留念。这里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型社交现场。

文艺部的陈雪拿着相机跑过来,笑容满面,“给你们合奏组合单独拍几张,效果太好了,必须留个纪念。”

尤今熹还没反应过来,蒋灵泽已经非常自然地站到了她身边,甚至比她更靠近镜头一些。

他一手随意地插在裤袋里,姿态放松,尤今熹站在他身侧。镁光灯闪过。

“好,再来一张,熹熹你看镜头,蒋灵泽你看熹熹就行。”陈雪指挥着。

尤今熹依言看向镜头,努力微笑。

她能感觉到蒋灵泽的目光似乎真的落在了她的侧脸,那感觉有点微妙,让她耳根微微发热。

好在陈雪很快拍完:“完美!回头发给你们!”

合影热潮渐渐退去,后台的喧闹也转向了收尾的忙碌。道具组的同学开始大声吆喝搬运东西,文艺部在清点服装。

“行了,你们表演完的可以先撤了,剩下的我们来。”学生会主席挥着手,示意表演者们可以离场休息。

蒋灵泽走到正在整理琴盒背带的尤今熹身边:“走了。”

“嗯?”尤今熹抬头。

“吃饭。”蒋灵泽言简意赅,“排练这么久,又演完了,不该犒劳一下搭档?”他顿了顿,补充道,“你请了我那么多顿早餐奶茶,也该轮到我回请了。地方我定。”

算他懂事,尤今熹也确实感觉饥肠辘辘,精神高度紧张后的放松带来了强烈的疲惫感和食欲。

“好。”她没多犹豫,点了点头。

蒋灵泽显然早有准备,没有带尤今熹去学校附近那些热闹但嘈杂的餐厅,而是直接在校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报了一个尤今熹只在美食推荐公众号上见过的名字。

“雲栖”,那是一家以环境清幽、食材考究和创意融合菜闻名的餐厅,位于市中心一处闹中取静的庭院里,人均消费不菲。

车子停在一条梧桐掩映的幽静小路上。

推开厚重的原木门扉,仿佛瞬间进入另一个世界。潺潺的流水声、若有似无的古琴背景乐取代了街市的喧嚣。

室内设计是极简的新中式风格,大量运用原木、竹编和留白,灯光柔和温暖,座位之间用错落的格栅或绿植巧妙隔开,保证了私密性。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食物本身的香气。

侍者显然是认识蒋灵泽的,微笑着将他们引到一处靠窗的雅座。窗外是一个小巧精致的枯山水庭院,在射灯下意境悠远。

“看看想吃什么。”蒋灵泽把菜单推给尤今熹,自己则熟练地跟侍者低声确认了酒水。

尤今熹翻开菜单,精致的图片和描述背后是令人咋舌的价格。

她点了两道名字雅致的招牌菜。蒋灵泽则很自然地补充了几道硬菜和一份汤羹,显然对这里的菜式很熟悉。

精致的菜肴一道道呈上。摆盘如艺术品,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蒋灵泽并没有立刻动筷,而是先拿出手机,对着桌面拍了几张菜品的特写。

拍完菜,他似乎觉得素材还不够。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了点,然后非常自然地将手机镜头稍稍抬高,对着餐桌对面的尤今熹:“纪念一下,搭档的庆功宴。”

尤今熹刚拿起筷子,闻言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手机镜头。她下意识地想调整坐姿或表情,但蒋灵泽的动作更快。

咔嚓声轻响。

“好了。”蒋灵泽收回手机,低头看着屏幕,手指已经开始在屏幕上滑动编辑。

尤今熹有点好奇他拍成了什么样,但也不好凑过去看。

只见蒋灵泽编辑了一会儿,又将手机平放在桌面上,让手机几乎平贴在洁白的桌布上,镜头对准了餐桌中心那盘造型最别致的融合主菜。

拍完后,他低头检查这张新照片,看表情是满意的。然后,他把手机屏幕转向尤今熹,晃了晃:“喏,凑个九宫格。”

屏幕上正是编辑好的朋友圈。九宫格的中心位置,是那张后台双人照。

而紧挨着中心照片的左右上下四个格子,分别是:

一张灯火辉煌的百年讲堂外景。

一张后台模糊的花絮。

一张构图精美的菜品特写。

最后一张,就是那张平放在桌面上拍摄的主菜照片。

这张照片的构图极具巧思:精致的菜肴占据画面中心,暖黄的灯光在光洁的餐具上折射出柔和光晕。

画面的右下角前景处,清晰地纳入了蒋灵泽随意搭在桌沿的手。

更关键的是,在画面的左下角、稍微有些虚化的背景里,恰好拍到了尤今熹放在桌边、握着水杯的手。

两张手,一清晰一朦胧,一近一远,被定格在同一张餐桌的照片里,形成一种微妙而难以言喻的关联感。

其他几格则是演出掠影。配文是简单的三个字和一个符号:【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