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可不行,弄不完就没有公分。她索性放下锄头,细看看那些村里人的动作。

慢慢的倒是也看出一些门道。

他们挥动锄头时,并未完全靠手臂发力,更像是借助锄头自己的重量自然下落。

而且也不像自己那样。每一锄,都要用力挖个坑,而是先浅锄表面那层土,等打破上面那层板结时,在逐步加深翻地的深度。

这样下来比自己锄的那些更深一些,也更加疏松一些。这想必就是书中所说的“深耕细作产量高”吧。

窦苗试着学习他们的动作,一开始自然是不顺利的。慢慢的半行过去,越来越顺手。

速度快了,相较之前还轻松了很多。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窦苗感慨。

她妈说的没错,多学习总归是没错的。

不远处仔细看着这边的大队长,欣慰的点点头。

这知青倒是不错,有他们农民的样子。不知其他人……

心里想着便看向其余人。

………………算了。

王秀秀都快哭出来了,她手心疼的厉害,不用看,也知道肯定磨红了,说不准都破皮了。

即便小时候过过几年苦日子,但也没像这样过。

也怪自己不是王叔的亲骨肉,不然怎么没见他让王欣欣那女人下乡。

下工了……下工了……

在下工前一刻窦苗顺利的做完了活计,等着记分员过来检查、登记上就能回去了。

今上午她得了三个积分呢,窦苗强力压下嘴角的弧度。

跟在记分员后面的大队长看着摇摇头,还是个小姑娘呢,哪怕表现的在沉稳,年纪摆在那呢。

她在这里高兴,但有一些人确实要难过了。

“什么,我只有一个公分?”

“你是不是记错了,你好好看看,我干了一上午,不可能只有一个公分的啊。”

张瑶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记分员。

“张知青,你回头看一下。你左边的村民完成了5行,得了五个公分。你可是1行也没完成……”

张瑶瞬间脸通红一片,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恰巧看到不远处站着的窦苗。

“那个,我同伴叫我了,我先回去了……”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的张瑶,看见不远处站着的窦苗,赶紧离开了这个尴尬的地方。

“苗苗,你不知道我今天只得了1个公分……看来我只能靠我爸妈了,来之前,我还信誓旦旦的说,要种粮食给他们邮寄过去。”

“今天还是第一天,不要急。”

“苗苗,我手都给磨破了,我怕人笑话,没好意思说。”张瑶是个好强的姑娘,即便累的不行,也没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但对窦苗是很信任的,脆弱也愿意展示给她。

窦苗叹了口气,“我那里有药,回去给你上点药,找个布条包一下。等周日去镇上买副手套。”

“你有工业票吧?”

“有的有的,我带了不少,苗苗你要不?”

“我的够用,你留着吧,以后要购置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同她一样不快的还有王秀秀,她可是连半行都没干完,记分员说第一次先给她记一个公分。若是下次还是这样,那就一个公分都没有了。

她不像张瑶有家里人帮着。

她亲爸跑了,她妈带着她嫁给了王叔。

王叔家中有儿有女,这些年也是她会来事,在继父面前是个懂事的女儿,以哥哥姐姐为首,不和他们争东西,才在那个家站稳脚跟。

不能和王叔的亲儿女比较,但也算娇养着长大了,没吃什么苦。

况且,她其实心里也是有一些底气的。她亲爸走之前给她留了一些东西。

王秀秀早熟,当时年纪还小的她,就知道财不露白。亲妈以后还要嫁人,她还会做别人的妈妈。所以财物的事,王秀秀连她亲妈都没有告诉。

小心翼翼的藏起来,就当没有这回事。连那个地方,为了避免被人知道,都很少去了。

原本想着高中毕业,和继父说点好话,给自己找个工作。实在不行就挖根金条,出手换个工作。

到那时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候了。

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王叔被查,院子被封。

一家人搬出了大院子,搬进了逼仄的两间房,连转身都不容易。

虽然最后王叔出来了,但在原单位已经没了容身之地,被下放到一个小部门,虽然也是领导干部身份,但确实彻底脱离了权力中心了。

当时只有继兄王鸣参加了工作,继姐王欣欣只比王秀秀大一个月。

家里面临的困境就是同时有两个姑娘要参加工作。

王叔虽然遭了这么一遭,但确是也心有不甘,明眼瞧见上级领导干部主动给子女报名下乡。

心里念头一转,便也有了想法。她的枕边人自然是看出来了。

主动找了王秀秀,没有多说,只提了一嘴王秀秀亲爸。

……

事情就是这样了。

谈不上怨和恨,毕竟她早早便知道,她妈带着她出嫁的那一刻,万事已经不由她做主了。

原本想着自己低眉顺眼熬到长大,就不怕了。

确是个这样的结局。

不……不能说是结局,她不认。

带着王叔给的补偿,她下乡了,总有一天她还是会再回去的。想到小时候她被爸爸抱在怀里。

“我们秀秀生来就是要享福的……”

要享福的王秀秀第一天上工就遇到了挫折。

“一个公分……”她在发愁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养活自己。

等她们回去的时候,知青院子里,已经升起来袅袅青烟。

几人看到后更加饥肠辘辘,脚步都加快了几分。窦苗垂着头,被张瑶拉了一把。

“快走,苗苗。”

今日的午饭,杂粮焖饭。

味道倒是还不错,也可能是劳累了一上午了,吃啥都香的原因吧。

其实最早来的几批知青,家里条件都是不差的。

怎么的也是个干部子女,伙食上也是不愿意委屈的。

只是红旗大队处于大山之中,去往镇上的路途遥远。他们五个昨日刚来,大飞他们四个人也是刚来两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