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对门时,看见张秀芬阿姨正在擦楼梯扶手。
她五十多岁,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口磨出了毛边。见到我,她笑着递来一个热腾腾的肉包:
“小沈,你瘦了,多吃点。”
我接过包子,暖意从指尖传到心头。
突然,我问:“阿姨,您女儿……是怎么走的?”
她手一顿,抹布掉在地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她弯腰捡起抹布,声音低了下来:“你怎么知道的?”
“我在系统后台看到过她的名字……她是‘人生倒计时’的第一批内测用户。”
张阿姨眼圈红了,靠着墙慢慢坐下。
我也蹲在一旁。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女孩穿着格子衬衫,扎马尾,笑容灿烂。
“这是我闺女,张晓雯,浙大计算机系毕业,进了大厂做产品经理。”
“她也是你们那个App的忠实用户,每天打卡,追求‘极致效率’。”
“她早上5:30起床跑步,6:00开始工作,午休用来听行业播客,晚上10点还在改需求文档。”
“她说,只要再拼两年,就能升主管,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可她月经三个月没来,去医院查出卵巢早衰,医生让她休息三个月。”
“公司HR说:‘非急性疾病,不能批长假。而且你的健康评分已经低于70,再请假会影响晋升。’”
“她想辞职,领导劝她:‘你是标杆用户,离职会影响公司形象。’”
“最后……她在出租屋烧炭走了。”
她哽咽着,从包里拿出一张复印件——是遗书。
上面写着:
“我活得不像人,像一段代码。”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对标KPI,睡觉前最后一眼是未读消息。”
“我忘了怎么笑,怎么哭,怎么拥抱一个人。”
“如果这就是成功的代价,那我宁愿从未出生。”
我浑身发抖,握着那张纸的手几乎拿不住。
张阿姨抬头看我,泪水滑落:
“小沈,你知道吗?你现在的样子,跟我女儿一模一样。”
我愣住了。
镜子里的自己:黑眼圈深重,西装笔挺却皱巴巴,手腕上有三道智能手环的压痕,嘴里常年含着提神含片。
我不是在生活。
我是在服役。
为系统,为企业,为一个虚幻的“成功标准”。
而代价,是我的人性。
第五章:撕碎计划表
出院那天,阳光正好。
乐乐拉着我的手走在医院走廊,突然停下:
“爸爸,你以后能每天来接我放学吗?”
我蹲下身,平视他的眼睛。
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像小时候一样。
我说:“能。”
“拉钩?”
“拉钩。”
我伸出小拇指,和他勾在一起。
那一刻,我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辞职。
回到公司已是上午九点。
王总监正在全员大会上激情演讲:
“下个月,‘人生倒计时’将接入脑波监测头环,实时捕捉潜意识波动,实现‘潜意识效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