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上海还带着倒春寒,苏曼拖着半旧的行李箱走出上海虹桥站时,风裹着细雨打在脸上,凉得她缩了缩脖子。行李箱轮子在大理石地面上滚出 “咕噜咕噜” 的声响,像在重复她心里的忐忑 ——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老家安徽阜阳的小县城,揣着母亲凑的五千块积蓄,要在这座传说中 “遍地是机会” 的城市,做一名穿搭女主播。
她的出租屋在普陀区一个老旧小区,六楼,没电梯。打开房门时,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15 平米的房间里挤着一张单人床、一个掉漆的衣柜,窗户正对着隔壁楼的砖墙,白天也要开着灯。中介收了她两千块押金,说 “这已经是上海最便宜的带独立卫浴的房子”,可苏曼摸着口袋里剩下的三千块,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出发前母亲在电话里说 “曼曼,实在不行就回家,妈还能养你”,她当时拍着胸脯说 “妈你放心,我肯定能闯出样子”,可此刻站在逼仄的房间里,她突然觉得那句承诺像个轻飘飘的泡沫。
一、直播梦碎:从 “精致博主” 到 “吃泡面都嫌贵”
苏曼做穿搭主播的念头,是在县城超市当收银员时冒出来的。那时她每天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对着扫码枪重复 “收您 XX 元,找您 XX 元”,午休时躲在仓库里刷短视频,看见上海的穿搭博主们穿着名牌衣服,在落地窗前直播,评论区满是 “姐姐好美”“求链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挠着 —— 她也想穿好看的衣服,想被人关注,想挣比收银员多十倍的钱。
来上海前,她特意去县城最大的服装店买了两套 “主播战袍”:一件粉色蕾丝衬衫,一条黑色阔腿裤,花了三百多,几乎是她半个月的工资。第一天直播时,她把房间里唯一的落地灯对着背景板(一块从二手市场淘的 ins 风挂布),又在镜头前摆了两个从超市买的假绿植,深吸一口气点开 “开始直播”。
“哈喽宝宝们,我是苏曼,今天给大家分享早春穿搭……” 她对着镜头挤出微笑,手指紧张地揪着衬衫衣角。屏幕上的观众数始终停在个位数,偶尔有人进来,也只是停留几秒就走。有个 ID 叫 “程序员老张” 的人发了条弹幕:“主播衣服链接有吗?” 苏曼眼睛一亮,连忙说 “这是线下买的,宝宝要是喜欢,我明天去给你们找类似款”,可等她第二天跑遍七浦路服装城,再直播时,“程序员老张” 早就没了踪影。
半个月过去,苏曼的粉丝数刚过 80,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没超过 20。更让她焦虑的是钱 —— 房租欠着中介三千块,每天直播要开空调(否则背景布会被风吹得晃动),电费每周要交五十多,再加上吃饭,五千块积蓄很快见了底。有天晚上她煮泡面时,发现连火腿肠都买不起,对着冒泡的泡面突然哭了,眼泪掉进汤里,咸得发苦。
她开始疯狂刷 “主播变现技巧”,看到有人说 “先打造精致人设,粉丝才会信任你”,可 “精致人设” 需要钱 —— 要换更好的背景板,要买能上镜的衣服,要去网红咖啡馆拍素材。苏曼翻遍手机里的借贷软件,额度全是 “0”;给老家的朋友发消息借钱,有人说 “我还等着发工资交房租呢”,有人干脆不回消息。就在她盯着手机账单发呆时,一条推送弹了出来:“消费者维权指南: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要求十倍赔偿”,下面配着一张 “顾客在餐厅吃到虫子,店家免单并赔偿” 的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