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并不是经常一起活动的人,更没有必要在同一场合反复出现。”周琳合上电脑,“而且,这类记录不止一次。”
她翻开账本,给他看手写摘要。里面有类似的条目:
“审核——文件备忘(2 次)”
“陪同——短会面(4 次)”
“您觉得奇怪吗?”她盯着梁辰,眼神锋利,“这些备注像是故意写给人看的,而不是正常的财务记录。”
梁辰没有立刻回答。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脑海里闪过昨夜书房里拼接的那张纸片——“明天…会…背书…”
“背书。”他低声呢喃。
“背书?”周琳听见了,挑起眉毛。
梁辰沉吟片刻:“你刚才说,这些条目更像是一种……人为的编码?”
“对。”周琳点头,“我怀疑这些记录不是为了财务,而是用来标记某种‘链条’。就像加密的注释,只有圈子里的人才懂。”
梁辰的眼睛微微一亮。他把许庚的遗书、棋谱、报纸想象在一起,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个可能的图景:并不是金钱往来,而是更隐秘的——以“出席”“审核”“陪同”为掩护的某种信用交换。
一种“信任链”。
如果说金钱是显性的痕迹,那么“信任”就是隐性的货币。只要有人愿意为你出席、陪同、签名、代言,你便在权力场上获得了通行证。
而许庚,正是这条链上的一环。
讨论到一半,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一名中年干部探头进来,神情复杂:“梁处,局里让我转告一句:别太深入。官方结论已经有了。”
梁辰只淡淡点头:“我知道了。”
那人迟疑了一下,目光在周琳身上停留几秒,才关门离开。
空气一时安静下来。周琳冷哼一声:“看吧,他们就是不想有人多问。”
梁辰笑了笑,却不接话。他知道对方说的没错——这案子若真牵扯到某种链条,绝不是一个人的事。
散会时,周琳的手机“叮”地一声。她随手点开,脸色却骤然僵硬。
屏幕上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好奇心太重,对你没好处。安全,比答案重要。”
短信后还附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个小区晨练的画面,模糊的人影正是周琳的母亲。
她手指微微颤抖,手机差点掉落。
梁辰接过来,看了几秒,眉头锁得更紧。他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恐吓,而是对他们的明确监视。
“有人在看着我们。”梁辰语气冷硬。
周琳深吸一口气,把手机锁屏,努力让自己冷静:“那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
夜幕降临,梁辰独自走出纪委大楼。街灯下的影子被拉长,他的思绪也被拉得很远。
棋谱的注记。
报纸上被红笔划过的名字。
账本里异常频繁的人名。
“明天…会…背书…”
这些碎片像是散落的棋子,随意摆在桌上,却隐隐拼成某种图案。
他想起许庚遗书最后那句:“世事如棋,一着不慎,皆成空。”
或许,许庚并不是在感叹人生,而是在暗示什么。
梁辰站在风口,心底升起一股久违的战意。他知道自己正踏入一盘极其危险的棋局,而对手早已盯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