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说,一边很自然地拿起他桌上的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列出了清晰的条目,将采买价、运输成本、人员开销、合理损耗分门别类,做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他起初只是看着,眼神里带着一丝考量,但慢慢地,他的表情变得专注起来。他看着我白皙的手指握着毛笔,在纸上迅速地移动,那些在他看来杂乱无章的数字,被我三两下就梳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等我停下笔,他拿过那张纸,仔仔细... ...地看了一遍,眼里的惊讶和欣赏毫不掩饰。
「原来……还能这么算。」他喃喃自语。
「做生意,最要紧的就是账目清晰。」我平静地说,「不然,银子花出去了,连个响声都听不见。」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这法子,能不能教给军中的需官?」
「当然可以。」我点点头,「这只是最基础的复式记账法,回头我写个详细的章程给你。」
「多谢。」他第一次,用一种非常真诚的语气对我说道。
「不用谢,我们是合伙人。」我指了指那碗已经凉了的汤,「早点休息。身体是做生意的本钱。」
说完,我便转身离开了。我没有看到,在我身后,顾昀拿着那张写满数字的纸,看了很久很久,眼神里第一次有了审视之外的东西——好奇。
从那以后,他偶尔会拿一些军中后勤的账目来向我“请教”。我们的话题,也从“今天的鱼不错”,扩展到了粮草、兵器、布防图的后勤供应。他发现,我不仅懂算术,对各地物价、运输路线甚至人心都有一种商人的敏锐直觉。
他开始习惯在书房处理公务时,旁边有我安静地拨着算盘。我们各做各的事,互不打扰,但那份独属于两个人的安静,却让偌大的书房显得不再那么空旷。
又过了一段时日,晚饭时,他注意到我每顿饭都会吃一道清炒的芦笋。那道菜很简单,甚至有些寡淡。
他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你很喜欢吃这个?」
我夹菜的筷子顿了一下,回答道:「嗯,我们淮南水乡,一到春天,遍地都是这个,清脆爽口。吃习惯了。」
我说完便没再在意。可第二天,饭桌上又出现了那道清炒芦笋。第三天,第四天……天天都有。而且厨子的手艺越来越好,有时候会加上虾仁,有时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