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是一名记忆租赁师,出租那些泛着柔光的爱情片段,慰藉尘世中干涸的心。他是我最特别的客人,只钟情于一场重复的雨,和一抹特定的栀子花香。直到那天,我无意间窥见,他不断租赁的,竟是我遗失的整个曾经。原来,每一次陌生的交易,都是他精心策划的,与我最深沉的重逢。
1.
雨点敲打着橱窗,汇成蜿蜒的水痕,模糊了窗外霓虹璀璨的世界。
街角这家名为“忆栈”的小店,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专门收容那些在情感浪潮中搁浅的灵魂。
苏念是这里的店主,也是一名记忆租赁师。
她拥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能够从那些沐浴在幸福中的人脑中,提取出最纯粹、最美好的爱情记忆片段。
初吻时心如鹿撞的悸动,第一次牵手时掌心濡湿的温暖,或是某个雨夜相依相偎的静谧。
她能将这些抽象的情感与感官凝聚成实体化的“记忆胶囊”,租给那些因失恋、孤独而情感枯竭的人,让他们暂时品尝甜蜜的滋味,忘却现实的苦涩。
当然,这并非没有代价。
租赁规则明确无误:
第一,租赁者不能记住胶囊中记忆的“原主人”,记忆体验是匿名的;
第二,每租用一次,租赁者自身的“真实情感感知力”便会减弱一分,如同饮鸩止渴。
第三,胶囊记忆体验后就失效,仅能换取当下短暂虚幻的交易。
店门被推开,门楣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咚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一个高大的身影带着室外的湿气走了进来。
男人穿着深色的呢子大衣,肩头被雨水洇湿了一片,发梢也挂着细小的水珠。
他面容英俊,却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疲惫与疏离,眼神深邃,像是藏着无尽的故事。
他是顾言,苏念店里最特别的常客。
“还是老样子?”
苏念抬起头,语气平静,早已习以为常。
她甚至不需要询问具体内容。
顾言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嗯,雨夜,共撑一把伞。”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着。
“必须有栀子花的香味。”
这个要求很特别。
大多数租赁者追求的是情感的共鸣,比如心动的感觉、被呵护的温暖。
很少会对如此具体的、与核心情感关联不大的感官细节提出要求。
栀子花香?
这在一场雨夜的共享伞下记忆里,显得格外突兀。
“稍等。”
苏念没有多问。
客人的隐私是最高准则。
她转身走进里间的工作室。
这里摆放着精密的仪器,核心是一个如水晶般剔透的脑波共鸣器。
苏念将指尖轻轻抵在共鸣器的操作平台上。
共鸣器发出柔和的微光,苏念闭上眼,集中精神。
提供记忆的,是一位刚刚陷入热恋的女孩。
她的记忆库中正好有一段符合要求的甜蜜片段。
她能“看到”女孩脑中海马体活跃的区域,那些关于爱情的甜蜜信号被放大、捕捉。
她小心翼翼地剥离出“雨天”、“共撑一伞”、“安全感”、“温暖”这些核心情感要素,像筛选最精细的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