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卖掉了我的一部分,却没想到它会在虚拟世界里拥有自己的生命,并最终回来索取更多。
---
1 情绪变现
陈末盯着屏幕上那个不断旋转的3D模型,心里一半是兴奋,一半是莫名的空虚。
那是一个极其精致的虚拟头像,名为“怒焰·阿修罗”。它并非依据陈末本人的样貌生成,而是他根据平台要求,将自己一次“极致的愤怒”情绪——包含了被当众羞辱的羞耻、努力被否定的不甘、以及无处发泄的暴戾——通过脑机接口采集、放大并具象化后的产物。
头像双目赤红,周身缠绕着数据流构成的黑色火焰,表情扭曲却充满力量感,仿佛下一秒就要择人而噬。这是一件“数字文创”作品,更准确地说,是一枚即将被铸造成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情绪头像”。
“太棒了,陈末!这次采集的‘愤怒’纯度非常高!”他的合伙人,也是技术负责人阿凯,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情绪集市’平台已经给了首页推荐位,预购人数破万了!这次我们真要发了!”
陈末勉强笑了笑。作为一名挣扎在温饱线的自由设计师,他无法拒绝阿凯这个“情绪变现”的计划。在这个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的时代,代表个人身份的数字头像早已超越装饰意义,成为社交、甚至阶层象征。而最顶级的头像,不再是精美的图片,而是灌注了真实、强烈人类情绪的“活”的艺术品。
铸造过程很顺利。“怒焰·阿修罗”以10个以太坊的价格,被一位匿名的元宇宙大佬拍下。交易完成的瞬间,陈末的加密钱包数字跳动,一笔他过去一年都赚不到的财富赫然入账。
喜悦是真实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奇怪的剥离感。仿佛他不仅仅是卖出了一段数据,而是将自身的一部分——那份炽热、滚烫的愤怒——连同其背后的记忆和能量,一起打包出售了。
“别多想,”阿凯安慰他,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情绪就像剪下来的指甲,掉了的头发,是可以再生的。我们卖掉的只是‘过去式’,轻松赚钱,何乐而不为?”
当晚,陈末破天荒地去了一家昂贵的餐厅,却食不知味。他登录那个熟悉的元宇宙社交平台“幻域”,用自己的普通默认头像,像个幽灵一样漂浮在光怪陆离的虚拟城市中。他看到一些玩家已经装备上了炫酷的“情绪头像”,有的散发着恋爱的粉红泡泡,有的流露出智者般的宁静蓝光。
他下意识地搜索“怒焰·阿修罗”。在一个顶级玩家聚集的虚拟广场上,他看到了它。那个由他的愤怒化身而成的头像,正佩戴在一个衣着华丽的虚拟角色身上。角色ID叫“宙斯”。此刻,“宙斯”正在广场上与人高谈阔论,而“怒焰·阿修罗”那狰狞的表情,在虚拟世界的霓虹下,竟显得无比契合那种睥睨众生的气场。
陈末感到一阵心悸。那明明源自他的情绪,此刻却依附于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展现着生命力。他关闭了界面,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在财富带来的短暂兴奋消退后,悄然蔓延。
2 暗流:失控的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