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凭借“先知”,我断定校园后街一个当时看起来死僻,但未来会因新地铁规划而翻身的地段,提议开一家带有“未来感”的奶茶店,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时光隧道”。
许薇比我还兴奋,她动用所有人脉帮我写策划、画风格前卫的海报,陪着我跟精明的房东软磨硬泡,砍下租金。
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每一刻都充满希望,灯光下她认真讨论的侧脸,成了我在这个陌生时代最温暖的慰藉。
店开起来了。前两周,靠着“未来风格”的新鲜感,确实吸引了一些好奇的客流。
但很快,现实的冷水泼了下来——位置实在太偏,新鲜感一过,立刻门可罗雀。
一个雨夜,我们盘点着惨淡的营业额,计算着连水电费都覆盖不了的收入。
我强打精神,试图鼓励她:“没事,许薇,我们可以再想办法,搞点促销活动,或者开发新品……”
她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用笔轻轻敲着账本,打断了我:
“学长,我最近……导师布置的课题报告压力有点大,后面时间可能会很少了。”
“课题?什么课题?也许我能帮忙?说不定未来的知识能用上?”我急切地想抓住这根共同的稻草。
“不用了!”她几乎是立刻拒绝,眼神下意识地避开了我,“是心理学方向的,关于……认知行为模式的,很专业,你帮不上忙的。”
她站起身,拿起包,语气变得疏离而匆忙,“店里的事,你先辛苦顶着,好吗?等我忙完这阵再说。”
她匆匆推门走入雨幕,留下我和一屋子的冷清,还有那句冰冷的“你帮不上忙”。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