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全然不理。
她白天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在找工作上。六年时光,行业变化巨大,她凭着前世零星的记忆和残存的专业知识,疯狂地学习、投简历、面试。碰壁无数次,被质疑职业生涯中断,被压薪资。
她咬牙忍着。
同时,她开始悄悄实施另一个计划。
她注意到现在正是短视频和社交电商的起飞初期。她以“记录宝宝成长”为名,注册了一个账号。
但她分享的,不止是孩子的可爱瞬间。
更多的是一个新手妈妈的狼狈与坚持:深夜泵奶的黑眼圈,带孩子去打疫苗的手忙脚乱,一边哄睡一边用脚勾电脑回工作邮件的滑稽,还有偶尔出镜的、婆婆故意留下的油腻碗碟和满屋狼藉,以及“丈夫”永远缺席的晚餐桌。
没有刻意卖惨,只是平静甚至带点幽默地记录。
却意外地引起了大量妈妈的共鸣。
“太真实了!就是我每天的写照!”
“姐妹抱抱,老公呢?死了吗?”
“婆婆故意的吧?这能忍?”
“姐姐好坚强!又要带娃又要工作!”
粉丝数悄然增长。
她敏锐地抓住这个趋势,开始研究市面上母婴产品的痛点。她发现很多产品华而不实,根本不考虑妈妈的实操便捷性。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长。
她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画草图、写方案、联系原材料供应商。她记得上辈子后来几年有几个爆款母婴单品的思路,她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设计。
钱是最大的问题。
她的积蓄不多,沈浩那边更是别想。
她找遍了所有能找的朋友,磨破了嘴皮子,拉到了第一笔微薄的天使投资,又用这笔钱,说服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加工厂老板,先试产一小批样品。
过程艰难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无数次,她在深夜抱着哭闹的孩子,自己也想放声大哭。
无数次,她被供应商拒绝,被合作方放鸽子。
沈浩的冷嘲热讽从未停止:“就你?还想创业?别把别人那点血汗钱赔光了!安分点在家带孩子不行吗?”
她只当是耳旁风。
三个月。
仅仅三个月。
她设计的一款兼具哺乳遮挡和时尚美观功能的多功能育儿包,连同另一款一键收合、极度轻便的便携式婴儿车,通过她那个已经积累了小十万精准粉丝的账号进行推广和销售。
凭借极致的设计痛点把握和真诚的分享,产品瞬间击中了无数妈妈的心!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电话被打爆,微信爆炸,加工厂老板激动地语无伦次。
她租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雇了第一个员工。
她站在堆满样品的工作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出的订单提示,感觉像是在做梦。
这一切,自然没有瞒过沈浩。
他先是震惊,不敢相信那个被他认定离不开他的黄脸婆竟然真的搞出了名堂。然后是嫉妒,怒火中烧。他偷偷去看了林薇的视频账号,那下面无数赞美和鼓励的评论,像针一样扎着他的眼睛。
尤其当他看到一条“姐姐独美!垃圾老公和婆婆赶紧踹了!”的评论被顶到最高赞时,脸色铁青得吓人。
他试图质问林薇,被她直接无视。
他试图摆丈夫的架子,要求她交出营收,被林薇一句“我的收入跟你有什么关系?想起来了,根据婚前协议,确实是没关系”堵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