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她推着祁泽峰来到了楼梯口,她还是如法炮制,双手直接抬起轮椅就往楼上走。

此时的祁泽峰已经无力吐槽了,算了,他还是别说话了保留点体力吧!

二楼是服装鞋帽与纺织品区。

有中山装,军便装,的确良衬衫和儿童服装都陈列在柜台里或挂在墙上。

那些东西一看就知道不能自选,必须由售货员拿来试穿。

陈悦和祁泽峰转了两圈,又开了两张小票。

祁泽峰看着眼神发亮的陈悦指了指三楼:“我们再上去看看?”

陈悦的眼睛越发的亮了起来。

她二话不说,两手抬起轮椅就往楼上跑。

三楼是五金家电与自行车。

柜台上摆放着红灯牌收音机,飞跃牌电视机……

蝴蝶牌缝纫机和永久,凤凰牌自行车。

陈悦看着自行车眼睛发亮,这玩意儿她还没骑过。

祁泽峰眼里带着笑:“自行车车票我没带,我们下次再来可好?”

陈悦眼珠子转了转:“下次买吗?”

祁泽峰笑着点了点头:“买,都给你买。”

四楼不对外开放,属于职工办公场地。

陈悦拿着小票,身上还揣着一些票据,去交了款盖了章。

拿着盖好章的小票,她这才带着祁泽峰一一把他们买的东西拿到了手里。

陈悦觉得挺麻烦的,好在这里很安静,没有集贸市场那边闹腾。

祁泽峰拿着那款女士手表直接戴在了陈悦的手腕间。

“知道怎么看表吗?”

陈悦点头如捣蒜:“我知道。”

祁泽峰指着手表旁边凸起的地方。

“这是机械表,这个地方是上发条用的,每天都要上,可不要忘了。”

陈悦点头:“我知道,不上发条就不准了。”

说着话,她拿起那款男士手表也给祁泽峰戴在了手腕处。

她端详过后,伸出了大拇指:“漂亮。”

祁泽峰耳根发烫:“我们去药材商店看看。”

其实他很想问写,是手表漂亮还是他……

看着陈悦眼里细碎的光,他有些问不出口。

陈悦听了他的话,把布袋子挂在了轮椅后面。

这才推着祁泽峰离开了百货大楼,向着药材商店而去。

两人没走多大会儿就来到了药材商店里面。

南城药材商店坐落在这条街的街尾。

它安安静静的屹立在那,不像副食店那样喧闹,也不像百货大楼那样令人目眩。

店铺门面不大,看起来却显得庄重古朴。

门楣上悬挂着黑底金字的木质招牌,字体是端庄的楷书。

南城药材商店,六个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陈悦推着祁泽峰进了门。

一进门,陈悦的视线瞬间被店堂深处那面顶天立地的中药柜所吸引。

这是一个巨大的,由无数个小抽屉组成的深棕色木质柜墙,堪称店内镇店之宝。

每个小抽屉上都贴着工整的白色小标签。

用毛笔写着中药的名称:当归,黄芪,茯苓,甘草……

字迹清秀,排列有序……

店堂一侧,一个长长的玻璃柜台,柜台里陈列着各种中成药。

六神丸,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的精致小盒,以及各种药酒,膏药。

旁边的橱窗里陈列着巨大的鹿茸,人参或虎骨标本,彰显着药材的珍贵与地道。

在八十年代初期虎骨还没有禁止,所以店铺里也摆放着虎骨。

店里的光线偏暗,空气中飘浮着细微的药材粉尘。

店里只点着几盏发出黄色光晕的白炽灯。

整体氛围显得安静,肃穆,甚至带有一丝神秘感。

陈悦一进门就被那些橱柜里面的人参,鹿茸所吸引。

最终她还是摇了摇头,这玩意儿祁泽峰暂时还用不上。

她倒是能用上,不过那也是以后了。

等她有钱了通通买回来。

一进店门她就嗅到了一股药香。

它并非单一的苦味。

而是由上百种草木,根茎,矿石,动物的气息融合而成的独特药香。

陈悦仔细的嗅了嗅,她能分辨出甘草的微甜,陈皮的辛香,薄荷的清凉。

也能闻到当归的浓郁药气,黄芪的豆腥气,以及各种根茎类药材的泥土芬芳。

偶尔,还夹杂着麝香或药酒那样强烈而特殊的气息。

她长长的吸了口气,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祁泽峰看着陈悦有些怅然若失,他静静的看着陈悦并没开口打断。

店铺里的店员想上前招待他们,也被祁泽峰摆手拒绝了。

陈悦在店里缓慢的走动着,她的眼睛一一在那些药材的名称上划过。

祁泽峰推着轮椅不紧不慢的跟在她后面。

与外面的喧闹相比,药材店里非常安静。

哒哒哒的清脆捣药声,不时的传进两人的耳内。

店员用小巧的铜制的药杵和药臼,将坚硬的药材捣碎。

声音富有节奏,在安静的店堂里回响。

纸张的窸窣声,店员用粗糙的牛皮纸包药。

再用纸绳熟练地捆扎好,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算盘的噼啪声,计价时,店员会熟练地拨动老式算盘,声音干脆利落。

除了上面几种声音,还有低沉的交谈声。

顾客和店员之间的交流都是轻声细语的,在药材商店里没有人大声喧哗。

这里的店员都是上了岁数的,他们穿着白色的确良上衣表情沉静,动作沉稳。

他们都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接过顾客的方子后,眼光一扫,便能迅速转身。

在巨大的药柜前精准地找到对应的小抽屉。

抓药时,他们会用到一种精巧的小铜秤——戥子。

他们手指灵巧地移动着秤砣,分量拿捏得极其准确,分毫不差。

每一味药都单独包成一个小包。

最后将所有小包汇总成一个大的“金字塔”形药包,用纸绳捆好。

陈悦和祁泽峰的视线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又归于平静。

除此之外,药材商店的一角还有坐堂师父的出现。

一张桌子,一位老中医为顾客望闻问切。

诊完脉,老中医会把他诊断的结果给顾客说一遍,便提笔开方。

陈悦看着这些不由的在一旁点头。

从称重到包装全部依赖人手,体现了匠人精神。

她在修真界也做过这些。